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语言能力 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 双模式系统 四通道记忆
0. 引言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结果是所提供的能力阐释并不能全面解释语言表现,例如未能容纳语言自动性、语块的作用、听说读写技能等。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处理模型
信息处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理论。认知心理研究历史上早已有之,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而在20世纪初遭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极端机械的方法研究一般学习和语言学习,因而在20世纪5O年代遭到乔姆斯基的抨击,并因此失去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心理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内部的认知问题,并开始采用科学的实证法。1958年,DonaldBroadbent首次提出了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使该模型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导范例(paradigm)。1960年,A.Newell等人探讨了以计算机为理论基础的控制论概念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了关于认知的信息处理理论和验证这种理论的方法论。(Newelleta1.1960:SectionP)1967年,UlricNeisser首次提出“认知心理学”这个术语并对新的认知心理学加以界定,认为人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系统,认知包括对感官输入信息的改造、减化、细化、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用计算术语加以描述。1979年,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这门新学科正式确立,这标志着认知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语言是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信息处理理论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