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译英文本中音译词的作用(3)
2015-04-04 02:33
导读:例如孔明灯可以译为KongmingLamp。这种方法通过意译的部分使整个词语的意义清晰易懂,避免对译文可读性产生负面影响。采用近似音译的方法称为拟。这种
例如“孔明灯”可以译为KongmingLamp。这种方法通过意译的部分使整个词语的意义清晰易懂,避免对译文可读性产生负面影响。采用近似音译的方法称为“拟”。这种方法放弃了原语的部分读音,在意义上却更加丰富。例如,商标“德尔惠”的英译名最初是“Deerhui”,后来改成了“Deerway”。在读音上的确有所牺牲,不过,作为运动鞋品牌,这种译法在意义上却对英语客户更具吸引力。
译者对于音译词的考虑应该建立在译文质量和文化特色两方面,同时还应当兼顾翻译的目的(是文化因素多一些还是商业因素多一些),避免不加分析的笼统使用。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音译体现了译者对于汉语文化进行保留和推介的用心。在保留汉语文化特色方面,音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它通过一种英语读者陌生的语言形式(拼音),阻断了读者与母语及母语文化的联系,为源语(汉语)文化的传播扫清了道路。另一方面,音译词本身并不能体现源语(汉语)的文化特征,它需要借助其他形式来补充输入源语文化的信息。另外它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影响译文在目标文化中的传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利用译文方式进行汉语文化传播时,音译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有效办法。但是在运用音译这一方法时,我们要从源语(汉语)和译语两方面考虑:一,音译词是否代表了源语文化中极有特色的部分,是否值得冒不被译语文化接受的风险;二,音译词是否影响译文的可读性,是否阻碍译文赢得更多的读者。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音译词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它来传播汉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