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
2015-06-07 01:38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一、课题的提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掌握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校是一所新办学校,93年秋正式开班。由于种种原因,开办之初英语教学状况堪忧。95年中考综合指示W值在全市排名十九(全市共21所中学),学校在思索,教师在反思。为此,学校提出"向教改要质量,向教改要效益"的口号。基于这种认识,学校英语教研组响应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倡导,积极加入了"初中英语阅读实验"教学研究行列,于96年3月开始了阅读教学第一轮实验。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假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理论背景
1、语言学研究成果
语言学研究结果证明:①人类有学习语言的能力;②
人类学习语言有一定规律可循,并且按照一定阶段发展成熟;③人类学习语言有以下几条规律性原则:第一是量变质变原则;第二是内因与外因的原则;第三是个别差异原则;第四是认知与情感机制渗透的原则。总之,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多方面的训练。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情感"学说
情感可以激发热情,而没有热情往往难以产生兴趣和动力。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H.H.Stern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可以产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没有情感的投入,学生的良好学习潜力和积极性就难以开启。
3、教育
心理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言语运动在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读时,也往往伴随着言语运动器官的潜在发音动作。因此,阅读是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动作相互联系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发音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综合活动来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为顺利地进行这种分析综合活动,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条件:①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②有相应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③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④了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周期
第一轮:初二下至初三上止,周期一年。
第二轮:初二下至初三下止,周期一年半。
(二)实验对象
1.第一轮实验:九四级4个平行班,初二(3)、初二(4)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比班,实验时间从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历时一年。
2.第二轮实验:九五级7个平行班,初二(6)、初二(1)、初二(4)为实验班,其它班为对比班。时间:1997年3月——1998年7月,历时一年半。
(三)实验变量
自变量:科学的外语阅读教学
因变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综合提高
相关变量:教师、学生、教学条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班级学生均由招生范围正常入学,正常编班,均为平行班,实验中班级学生不随意增减,保持人数稳定。教师配备未作任何挑选,其工作量不变,教材均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未做任何增减。
(四)实验目的
1.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