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2015-06-15 01:06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谈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其主要用于跨文化
摘 要: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其主要用于跨文化间的商务交流。然而,商务英语并非简单的“英语 商务知识”,商务人员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务谈判和合作的进行。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增加对文化的介绍和讲解,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以求将商务英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实用性应用人才。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影响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广泛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讲解,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英语 商务知识”。 这种模式下所进行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误以为学好语言和商务知识就可以成功的进行商务交流了。然而,无论是何种层次的跨国商务活动,实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要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筹帷幄,掌握主动权,取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度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
音乐、
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
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
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背后都与其风土人情、生活及思维方式等紧密相联,并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学习语言实际上与学习它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最容易从不同文化背景的日常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 如日常生活的问候语、隐私习惯、肢体语言、宴请礼仪、对动物和颜色的态度等。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接待与宴请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商务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此环节,如何互致问候、寒暄是接待人员必修的科目之一,其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对双方的成功合作有着很大影响。
在我国,首次见面握手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而欧美人更习惯拥抱。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英美被认为诚恳、诚实;而眼睛到处乱看,会被认为是狡猾、不诚实。因此英语里有一成语: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 而黑人则略有不同,他们说话时眼睛盯着对方,听话时却东张西望。搀扶老人在中国被视为传统美德,然而英美国家的老人则会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因为在崇尚“独立” 精神(independence)的西方社会,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因此,即便我们要施以援手也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宴会接待中,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更不能给对方夹菜,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Help yourself …).
2.商务谈判
谈判是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乃至谈判的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而这些方面都是影响谈判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正确认识这些差别,就可能在谈判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因此,如欲在商务谈判中掌握主动把握契机就应对目的国的文化进行了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西方社会主要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哲学影响,相信世界是直线的(a line)和可控的(controllable)。而东方主要受到孔子(Confucius)学说的影响,认为世界是个圆(a circle)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constantly changing)。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了商务谈判中。“根据美国《多国商业评论》所公布的一项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对中国商业主管的面试调查显示,中国的谈判者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集体倾向、团体利益、回避不确定性、重视和睦等等。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谈判者则非常外向,表达思想的方式简单明了,但有时过于咄咄逼人,喜欢在谈判桌上争论。再如美国人不拘礼节、欧洲人重视称谓、德国人喜欢直截了当等都是各国文化的不同表现。谈判代表应尽可能多的多了解对方的文化以期“知彼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