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的探讨(2)
2015-06-17 01:43
导读:二、翻译课的“逆向全过程”教学法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将翻译教学按其目的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其目
二、翻译课的“逆向全过程”教学法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将翻译教学按其目的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第二类是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 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第三类是非语言方面的。作为外语专业的翻译课,上述三类翻译教学的指导思想均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既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又不排斥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提高学生翻译外语、
应用文等能力,使之最终能够成为比较合格的、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因此,大学外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学要提高学生双语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多种文化及其交流的过程与特点,并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具有很强的翻译书面文字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必须保证足够的教学内容、足够的教学时间以及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际训练。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翻译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目标明确了,就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如何使翻译课收到最好的社会效益,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指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效果”。教学遵循思维,这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是人们认识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是人们的认识规律。但这两个认识过程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一体的两种说法。譬如说,理论———实践的这种认识过程,往往被认为是教学中运用的演绎方法,我们在这里把它叫做“顺向过程教学法”。那么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在教学中称为归纳的方法,我们在这里把它叫做“逆向过程教学法”。理论———实践教学法,就是先把翻译理论讲给学生,然后再用一些译例进行分析,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好的一面是学生对理论本身印象比较深。但发现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较差,尤其反映在学生的作业上。他们不会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自己想怎么译就怎么译。针对这种现象,发现先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然后再用这种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这样取得的效果比较好。也就是说,两者并用,但应该先归纳,后演绎,即先实践后理论,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逆向过程教学法”。“逆向过程教学法”强调翻译是一个非直线性的、探索的生成过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起到指导监控作用,并
辅导学生自行修改译文,相互比较。使学生自我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学习过程。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