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职教育对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2)
2015-07-04 01:27
导读:三、过硬的科研工作素质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高职英语教师急需提高和加强的方面是科研工作,这是高职英语教师的软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
三、过硬的科研工作素质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高职英语教师急需提高和加强的方面是科研工作,这是高职英语教师的软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研成绩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师在提高自己的语言与教学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充实自己,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具备编写教材方面的理论内容,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应对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实践进行广泛研究,积累素材和经验,善于从教学中发掘研究课题,注意实践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用于科研实践,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要做到善教书,会科研。应该逐步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光教书,而要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搞课题。
其实,每所高职院校校内或校外的课题和项目都较多,做出科研成绩也不是高不可攀。而许多教师怯于搞科研,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英语教师,主要因为教学工作量较大,完成教学任务后,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科研;缺乏学术研究氛围;教师能利用的图书资料较少等,从而形成科研很难的错误认识。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而且在科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自然而然就了解了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分析,对问题的认识就有了升华,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搞科研,才能增长学问,提高科研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四、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高职英语教师应考虑向“双师型”方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人才,英语教师在高职院校同样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人才的任务。因此,“双师型”教师并不是专业教师的专利,英语教师也应是“双师型”的,即具有“英语 专业”的双师素质特点。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所以英语教师除扎实的语言素质、教学理论及科研能力外,必须学习、了解相关专业实用业务知识。从观念上认识到,“双师型”高职英语教师还应了解一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英语已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成为为其它学科服务的科目。
英语教师要扩大视野,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至少要对一门专业有较深的了解,使自己的教学和该专业能结合起来,做到一专多能,更好地贯彻《基本要求》。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短期或中期专业领域相关技能的
培训,或深入实训基地锻炼,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实践活动等,通过诸多途径开拓第二、第三专业,加快英语教师向双师型转化的进程,而不能让英语教师老囿于在一所学校、一门课程、一本书里。
五、娴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高职英语教师身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将更快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领域。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掌握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