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诸变量对阅读的影响.(2)
2016-01-08 01:09
导读:(B)语篇变量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语言方面的和非语言方面的。句子结构、长度、语汇密度属于语言因素,而新概念、文章主题、新颖度则属于非
(B)语篇变量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语言方面的和非语言方面的。句子结构、长度、语汇密度属于语言因素,而新概念、文章主题、新颖度则属于非语言因素,亦可称之为文化因素。在语篇中,这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我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解决语篇变量对阅读理解的负影响;(一)深入分析难句、难词,强化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二)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句和典故等,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下面试举两例说明: 例1. I am not so naive, however, as to believe that sex is responsible for this unfortunate plight of the American women. I am not a feminist, but I am an individualist. I do not believe there is any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certainly not as much as there may be between one woman and another or one man and another.
在这篇短文中,individualist是个关键词,它是从individualism而来。国内出版的各种“英汉”和“汉英”辞典均将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视为对等词。individualism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它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权力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简言之,它是美国人的生活准则和美国社会所倡导的精神,也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它是个褒义词。而中国则倡导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显然, 个人主义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它是个贬义词。由此可见,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学生弄清了individualism的内涵,就能正确把握该文的主题,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C)读者变量指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内部信息或称非视觉信息(internal or non-visual information)、阅读水平、智力、动机、能力倾向等。其中背景知识是读者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消极文化模式如
政治、经济、教育、历史、地理等和活跃文化模式如思维方式、观念体系、喜怒哀乐、行为礼仪等。例如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中,有一课文内容是有关“僭主”(The tyrant)的,他们对此一无所知。针对这一情况我在阅读课文前先给他们一篇背景材料 。如下: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Tyrant is the ruler in ancient Greece, exercising absolute power without Legal warrant, but no t necessarily badly. Alth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