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需求调查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2)
2016-03-07 01:02
导读: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2.1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应高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2.1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应高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英语教学内容上,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其教学内容不一定要求具有系统性和研究性,而是具有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国家教委高教司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部门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具体来说,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资料,并能以英语为听说手段顺利完成业务交际基本任务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改革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改革思想。
2.2高职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2.2.1课程设置模块化
高职英语教学应立足于《基本要求》,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此大前提下。进一步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体系。因此,要处理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综合运用之间的关系。基础的厚薄决定了培养目标与教学时数。高职英语教学由于教学时数与学生入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第一线工作的需要,必须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打下基础,必须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和“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不应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故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其具体做法是改变传统的单一“公共英语课”设置,逐步以“基础英语课”、“实用英语课”、“专业英语课”、“实践英语课”和“文化修养英语课”等教学模块的方式进行设置。课时安排最好坚持三年不断线。其中基础英语课的课时安排应相对多一点,可以以每周四学时、开设一学年的方式设置,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取得相应的A、B级证书;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班的方式,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提高他们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其它的课程可以在第二、三学年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学时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求,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采取定单培养的方式来开设一些英语课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2.2教材内容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