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时效性是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的特点。外事翻译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工作。外事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关键词:外事 口语 翻译
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空前频繁。由于“地球村”的成员们在政治、经济逐渐相互渗透和影响,因此,作为交流媒体的语言文字必然率先有所发展。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于历史沿革、种族差别及地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各异,都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和语言文化。彼此语言不通的人们,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种媒介,这种即不缩小又不扩大交流双方原意的媒介,就是翻译。
语言文字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亦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工作即是一种跨越民族语言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符合逻辑的文化信息传递。通过翻译人员周密、严谨的运作,能够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翻译行为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和纯技能方面的表现,而是翻译人员主观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系统转换能力的具体体现。
从翻译工作的范畴来看,一种是现场口语翻译,另一种是文字语言书面翻译。尽管两种翻译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工作环境及要求的不同,所以也有各自的特点,现仅就口语翻译的工作特点及要求试做简单的论述。
一、口语翻译的主要特点
工作性质的特殊属性,决定口语翻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时效性 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特点是当场立即收效。由于时间的限制、交流双方所处场合的限制、不容口语翻译人员对措词进行斟酌、推敲,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将双方所表述的语言理解透彻,头脑里反映出的信息,即刻要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口语翻译人员应思维敏捷,具有瞬间记忆的能力,善于在短促的时间里,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把握两种不同语言的反复转换。
2.口语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是根据其工作性质、特点决定的。我国现代翻译家严复先生曾提出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为“信、达、雅”。现时期口语翻译的标准,可归纳为“准确、顺畅、快捷”六个字,体现为现场口译质量与速度的统一性。就一般的翻译要求来讲,口译最基本的要求是应该做到立即把双方交谈的事情和讨论的问题表达清楚,而不是慢慢腾腾,词不达意。口语翻译的过程,总是围绕固定的程序运作。即“听懂—记住—构思—表达”的过程。这个程序就是口语翻译自身的内在规律。
成功的口语翻译,不仅能够促进沟通与交流时的信息传递,并且能够协调、平衡洽谈双方的关系。在交谈过程中,可以使得双方不觉得他们之间的思想、观点乃至情感的交流由于通过中间媒介而受到很大影响或是阻碍。而是经过翻译人员的沟通,双方觉得近乎于直接对话。友好交谈时,双方都感到诚挚欣慰,情真意切;思想交锋时,则是各自的观点清晰,实质无误,重点突出,有利于最终解决问题。
由于工作特点的不同,对口语翻译除了最基本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语言感受能力要强。也就是说,经过长时期的、大量的语言实践训练,培养出一种能力,能正确理解双方的原意,找到思路,找对感觉,达到与交流双方的思维同步,与现场气氛相适应的意境。口语翻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