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缩略语及其翻译(1)(2)
2016-04-08 01:04
导读:2、汉语缩略语的翻译 本文所讨论范围不包括完全词化的缩略语,因为完全词化的缩略语都有相应的英语词语。如“空调”,其对应的英语词是air conditio
2、汉语缩略语的翻译
本文所讨论范围不包括完全词化的缩略语,因为完全词化的缩略语都有相应的英语词语。如“空调”,其对应的英语词是air conditioner。有些词化了的缩略语还有相应的英语缩略语形式,如“ 科技”,其英语的缩略式为scitech。另外,外来缩略词语也不在讨论之列,它们回译时可采用原来的英语缩略词语,如“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等。汉语缩略语大都属于政治、文化词语,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民族语义色彩,而且数字式略语占多数在一定时期内广泛流行,成为大众化词语。在行文表达方面,大多数缩略语可以像一般词语一样独立使用,不会在上下文中出现解释性内容,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三来一补”、“三资企业”、“扫黄打非”等。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时事用语,所指对象涉及多方面社会文化知识,具有百科词语的性质,内容比一般词语丰富得多。如“三个代表”就含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内容。有些缩略语如“三公原则”、“三无企业”、“港人治港”等涉及时事政策,只有关注时事的人,才能确切理解其含义。
缩略语翻译是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止是直译和意译的问题,还涉及缩略语使用频率和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问题。缩略语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做到字面上的形式对等,但这种简单的字面对等不能传达缩略语所含的信息,因而不具有可理解性。下面就汉语时文翻译中对缩略语的处理作一归纳,从中探索汉语缩略语的翻译方法。
2.1解释性翻译
这是一种完全避开“缩略结构”的意译法。缩略语的理解需要有文化背景知识。功能对等论者认为,翻译就是译意。翻译策略应以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如果缩略语只是在上下文使用,或虽为常用语但原文照译不为外国读者理解时,须把缩略语所包含的信息全部表达出来。如(1)抓大放小 to invigorate large enterprises while relaxing control over small ones (2)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的支持下、带动下,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活动。In the past years, Led and encouraged by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women in poor rural areas have taken an active part in the campaign of “learning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emulating each other in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双学双比”指: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3)从试点情况来看,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民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遏制了农村“三乱”。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is reform helped standardize income distribution between farmer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tate and the collective on the other hand and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the farmers by combating indiscriminate fines, charges and taxes in rural areas.(“三乱”指乱罚款、乱收费、乱征税) (4) 为了支持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好“两个确保”工作,2001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资金。Funding for social security has again been increased in central budget for 2001 to support reform system and ensure adequate funds used to pay living allowances for workers laid off from stated-owned enterprises in full and on time. (“两个确保”工作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用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解释性翻译的缺陷是不经济,当一篇文章需要数次出现这个缩略语时,每次要重复冗长的结构,显得很累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汪冬梅
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翻译与第三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