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1)(2)
2016-04-29 01:00
导读:借词的来源 汉语借词主要来 自广东话 和普通话 。由于英国早期 的贸易基地 设在广东 ,所 以许 多早期借 词源 于或 译 自粤语 。该研究的语 料库词条大
借词的来源 汉语借词主要来 自广东话 和普通话 。由于英国早期 的贸易基地 设在广东 ,所 以许 多早期借 词源 于或 译 自粤语 。该研究的语 料库词条大部分来 自北京话 。有些借 词拼写既 有广东话 的 ,又 有普通话 的 ,两者 相差 很 大 ,所 以 有些 案头词典不得 不两者兼收 。1986年版《牛津英语 辞典 》补编 收录的 46个 汉语借词 中 ,仍 有 8个存 在拼写 异体现象 ,如 Tachai(Dazhai),tan(dan),Tao Kuang(Daoguang)。另外 ,还有 通过中介语 如 日语 等辗转进入英语 的汉语借词 。 借词的语义 英语 中的汉语借词几乎清 一色 只有一个 意义 。近 年出现 的 3O个借词 中只有 3个 (chiao,Shih Tzu, the ch’i)有两个 意义 。当然 ,进入英语几百年 的借词可 能产生附 加义 ,例如 ,tea在 1598年 表示茶 叶 ,1601年表 示喝茶 , 1663年表示茶树 ,1738年表示茶 点。汉语 借词 中有大量专有 名词 ,如地 名、人 名 、民族名 、宗教 名、朝 代名 等。这些借 词 可大别为 19个语义范 畴,按数量多少依次为 :饮食(含有关器具 )、动植物 、地理 、艺术 、宗教
哲学 、政府政 治、
民族学 、身份 职业 、度量单位及货 币 、语言书写 、朝 代 、
服装 、娱乐 、协会 、武术 、药物 、经济 、地质 、颜色及其他 。
借词 的形式和语法 语料库 中名词 占 83%,形容词 占 15%,动词 仅占 1.9%。可数名词 的复数大 多是 不规 则的或零复数 。对借词的形成的分析是一个棘手 问题 。979个条 目中知道 出现 时间的 只有 552个 ,其 中有些 还不够 准确 。这样就很难说 ,同一条 目存在两种 词性 的,究竟一个是另一个经 过功能变 化而来 的 ,还是 两者大致 同时借 入 。语料库 中的借词大部分是音译词 ,只有 49个意译词 ,如 barefoot doctor,dragon’S eyes,Gang of Four,Middle Kingdom,paper tiger,running dog,Son of Heaven,winter melon等 。个别词既有音译又有意译 ,如 san-anti--Sanfan,wallposter-- dazibao 借词的分类 英语 中的汉语借词 可分 为 3类 。第一类是 保 留形式 和意义 ,这些都 是经过 音译 而来 的借 词 。第二类是保 留形式而有所添加 ,如 Canton ginger。第三 类是 翻译而 来 的,如 drunken shrimp,long march,Warring States等。 该节特别强调本文所谓 的借词必须是在归化前 直接 或间接来 自另一种语言 ,如果 只是表达外语 中的某种意义 ,这样 的词不能算借词 。没 有 源词 (etymon)的不 叫 借 词 ,如 Red China(Communist China的 同 义 词语 )和 Little Red Book(指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Tse-tung)。根据这 种三 分法 ,Cannon甚至认 为 silk一类 的词 不能 称为 借词 (1inguistic borrowing),但不妨称之为借 意(meaning borrowing)。 文章结尾说 ,有研 究表明 ,对汉语蜻蜓点水或 只字不提的英语 史是有遗漏的 ,需要修 正。就对英语新词 的贡献而 言,日语和西班牙语是第二大来源 ,汉语 位居第 11。 (二 )简 评 Cannon对英语中汉语的借词所作的分析,主要依据 8部英语案头词典 ,对借词的形式、意义、来源、分类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其深度和广度至今鲜有出其右者。但该文也有明显的缺点,通篇都是静态的描写,对汉语借词的功能和语用不置一词 ,这 不能不说 是一 大憾 事。另外 ,文章对汉语借词发展估计 不足 ,说什么汉语对英语新 词的贡献不及 日语 ,短期内不能与后者抗衡 ,这种 预言已被事实所粉碎 。正如开篇所说 ,汉语 现已成为英语新词最大 的来源 。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论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
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