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2)
2016-05-07 01:00
导读:此外,有些汉语语句中带有修饰语显得很自然,完全合乎汉语习惯,但这个修饰语译成英语,效果适得其反。如参观某团体或公司时,中方代表总爱对来访的外国
此外,有些汉语语句中带有修饰语显得很自然,完全合乎汉语习惯,但这个修饰语译成英语,效果适得其反。如参观某团体或公司时,中方代表总爱对来访的外国专家说“ 请提宝贵意见”。如果这句话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 , 访问者就会感到为难,大概会想: How do I know whether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 or not ? (我怎么知道我的意见是否宝贵呢?) 在这种场合如果提了意见,就不够谦虚,等于说Yes ,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 , here they are. (好,下面就是我的宝贵意见..) 因此,为了避嫌,他(她) 干脆什么意见也不提了。其实, 这句含有“宝贵”二字的话可表示为: 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1 (您提的意见我们会尊重并认真考虑的) [4 ] 。
另外,“ 胜利召开”若译为successfully convened , 会使人感到召开前遇到过不少困难,最后才得以开成,而原文可能根本没有这种含义。
在处理这种汉语说法时,要考虑英语中是否保留修饰语,如果修饰语不起强调作用,反而歪曲了原意,则应略去。
2. 忽视汉英差异,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
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 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 如“也许/ 或许/ 可能”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maybe , perhaps , probably) ,“ 大约/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