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传真度的把握(1)(3)
2016-05-28 01:09
导读:有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成语也值得注意。例如:Lick/Kissthedust(《弥加书》第七章第17节)不能冒失地译成“五体投地”或“顶礼膜拜”。该成语深层喻义是“
有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成语也值得注意。例如:Lick/Kissthedust(《弥加书》第七章第17节)不能冒失地译成“五体投地”或“顶礼膜拜”。该成语深层喻义是“卑躬屈膝,忍受侮辱”,其贬责之意与汉语中的“胯下之辱”略有相同之处。
以上译语例子都是注意了词语表层字面的含义,而忽略了受其文化特性制约的深层意味。
2.1c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神兼备的比喻在描绘人或物外观的同时,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的精神实质。它寓神似于形似之中,使形似的比喻更具有实感。例如:He(Prebel)lookedattheclock.Thebigsecondbandwassweepingdownlikeaguillotine.(PatFrank)此例中,秒针与铡刀在外在相似点在于其下落迅速,内在相似点在于两物——时间和铡刀——同样无情,正在逝去,而他(Preble)应下决心的时刻却在一秒一秒地逼近。又如:Beautyisbutflower,whichwrinkleswilldevour。外观上,“beauty”和“flower”两者都很美,但最终都会被吞噬,本质上两者具有mortality(必死性)这一特点。
2.1d找准直译、意译、注释三者的“契合点”,体现原语的文化风貌
例如:ThereisamixtureofthetigerandtheapeinthecharacterofaFrenchman.
a.法国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
b.法国人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c.虎恶狐狡,兼而有之,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
以上的译文C是直译和意译融为一体的最佳体现。
又如:Itseemedstrangethatthevariouseditorsshouldpermitsuchredundantfloggingofdeaddonkey,unlessperhapstheyhadasuspicionthatafterallthedonkeymightnotbequitedead,andwishedtomakesure.
译文:奇怪的是,还有编辑竟允许一再鞭打死驴——重复已成定论的东西,除非他们也许怀疑驴子可能没有完全断气,想证实一下。(此句中带点的部分意译,其它部分直译。直译保持了原有的表达方式,意译体现其内在含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在美国中篇小说《街头女朗玛吉》中,有一句母亲说女儿的话:An‘afterallherbringin’–upwhatItol‘heran’talkedwidher.Shegoesthed’bad,likeaducktehwater.这里Likeaducktowater是个很贴切的比喻,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于是孙致礼先生把全句译为“我生她养她,叮咛来嘱咐去,她还是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儿,跟鸭子下水一样有瘾头。”这样的形象直译,即保持了异域文化色彩,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有些英语成语引喻了《圣经》中的人物。如果采取直译加注的话,就能把原文的喻义如实地展示出来。例如:asoldasMethuselah,asrichasaJew,aswiseasSolomon。玛士撒拉(Methuselah)是《圣经》中以诺之子,据说享年969年;古代犹太人多因高利贷盘剥蓄财,犹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所罗门王(Solomon)是《圣经》中记载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称。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对从规范走向描写的翻译研究
重新认识奈达翻译思想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