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2)
2016-08-20 01:11
导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建议 第一,正如《课程要求》中指出的,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建议
第一,正如《课程要求》中指出的,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技能,各高等学校应克服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校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的个性化,确保听说技能培养能落实到位。
第二,《课程要求》中的第二个突破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采用。这种模式不只是缓解师资紧张的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
化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为听说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条件。外语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好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在传统课堂上,由于班级规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技能训练相对不足。教学软件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克服传统课堂模式无法加大听说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训练。同时,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
电影、电视节目和教学片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第三,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建设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因采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教学手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开始确立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大学外语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参与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非取决于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语言和语法知识的多寡。从外语学习规律来看,听说能力的提高更为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除了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应通过巧设活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上更多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种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朗诵比赛、
演讲比赛、小品表演、英语晚会等,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条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四,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向教育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外语教学也不例外。其总体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效的语言学习者和成功的语言使用者。对每一位大学外语教师而言,有限的职业教育经历难以满足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师只有在理论上不断地研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教学新形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网络条件下,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从单纯讲解过渡到设计主题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评估学习活动,已成为新模式中的新课题。因此,外语教师应加强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勇于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