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英语演讲与旅游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研究
2016-10-03 01:03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对高职英语演讲与旅游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口语教学要综合考虑英语演讲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演讲课;口语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做到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并重。高职类外语专业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就英语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高薪聘请外教担任口语教师,但学生反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常常听到学生自暴自弃的怨言,不少教师也抱怨学生“张不了口”。为了进一步摸清高职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笔者在我院外语系作了抽样问卷调查。
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笔者于2005年4月在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的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年级抽样30%的学生,样本总数达90人,调查内容涉及口语课效果、口语水平自我评估、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口语表达的障碍、口语练习时间及口语练习模式等。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口语水平低,缺乏自信,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口语状况,学生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虽然配备了外教,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和好奇而已,有57%的学生从不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经常发言的集中在10%的学生中。32%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课下练习口语的动力小,即使每周两个小时(每天17分钟)的练习量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投入此项活动的学生比例只有8%。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其次,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思辨能力差。8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阅读、词汇和语法,而口语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整日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使得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长期得不到训练。因此,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语塞。有趣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词汇语法,而学生在练习口语的时候,1/3的学生仍感到词汇量少,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调查显示,20%、33%、40%的学生对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可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情境练习,注重浅层次的机械模仿、操练,而轻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练习形式上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长此以往,学生思辨能力差,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症结部分源于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教师只提供语境,如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但在学生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指导,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出,不少学生还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在语境中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论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调查中暴露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口语水平亟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
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演讲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为最终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鉴别赏析水平等等。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流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这八种素质正是市场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即思维周密、善于英语表达、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英语演讲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