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途径(2)
2016-11-13 01:09
导读:课堂教学要敢于打破旧模式,适时开展小组活动,运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节目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的同时,还可灌输情感和
课堂教学要敢于打破旧模式,适时开展小组活动,运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节目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的同时,还可灌输情感和思想教育,依据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形式,将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友爱、孝亲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心里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当然,教师要明确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点及局限性,选择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合具体教学情境相对最优化的教学形式,将所教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4教学过程艺术化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其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艺术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放进去,自觉地力求使一般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美的享受和创造活动,化苦为乐、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其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就会很自然地得到开发。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美,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我们要把英语教学作为创造性的,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来看待,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艺术性,常利用简笔画、英文歌曲、英语绕口令和短剧表演等表现形式增添教学活动的艺术,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审美体验。教师还要注意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使之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难易适中、能调动多种感官活动等。一堂好的英语课就象一首美妙的乐曲,应该是迭宕起伏、动静结合,既有酣畅淋漓的热烈感受,也有恬静安详的宽松氛围,令人荡气回肠,对增强美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潜力大有裨益。另外,教学过程的艺术化还体现在双方活动的艺术化。教师通过优美的板书、得体的教态、幽默的语言和机智的课堂表现等向学生展示其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并借此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艺术教学的核心是达到多方面的和谐,发挥人的创造性,而和谐和创造又是达到教学的艺术性的根本手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结语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动用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我们除了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还必须在教学中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改革旧模式,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英语教学体系,使英语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