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设计(1)(2)

2016-11-23 01:00
导读:(四)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

  (四)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为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对外语的需要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以话语语篇而不是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吸收了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目前影响最大、最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交际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注重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笔头能力的培养,另外交际法没有处理好语法知识的教学问题:用意念功能范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语法知识,强调语法教学只学使用(use)、不学用法(usage),培养语法意识会影响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等,导致了语法教学曾经一度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又重新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思想实质上是在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理论框架之内,其主要教学原则和理念与交际语言教学的主张是相同的。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质上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地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因此其教学核心思想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完成社会生活中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课堂教学应该 教语法的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可以怎样用于达到交际的目的。认为语法教学不应该受到排斥 ,反而应该受到重视。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几种主要的外语教学法在外语教学的发展史上都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从它们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外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经历了重视—轻视—重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经过历史的检验,人们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不但应该重视语言规则、语法形式的教学,而且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准确的运用语法形式在社会中进行良好的交际,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二者兼顾的问题呢?
  独雪梅: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设计
   C.Kramsch提出了英语学习应以特定含义、环境差别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核心,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言教师即要教规范的语言,又要教不同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方式,因此必须兼顾语言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需要设计一种以语境为核心的教学法。
  
  三、语境理论与语法教学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最先提出来的,Wegener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1923年人类学家Malinowski第一次较系统的提出语境框架,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又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这一概念。伦敦学派的创始人Firth吸收了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把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并对情景语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者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Firth 的理论,并在其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进一步完善了语境理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结合语言课堂教学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并认为在交际能力包括的四个参数中,第三个参数“得体性”与语境研究的关系密切。他对语境变量作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归纳为SPEAKING.。指出语境对于语言研究和使用的重要性。胡壮麟在“语境研究的多元化”一文中对语境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的“语境特征的二元化”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种。语言语境指上下文语境,即通过语篇来理解语义。非语言语境即情景语境,包括使用该单位的直接情景,作者和读者共同意识到的此前说过的内容,以及恒久的信念系统(即与该语篇相关的信念和预设)。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独雪梅
上一篇:从语用关联角度赏析仿拟辞格(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