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歌曲语音的探讨(1)(2)
2016-12-12 01:03
导读:第三,关于颤音“r”。颤音“r”是意大利文中很有特色的辅音,不会发就不能很到位地唱好意大利文作品,发音方法:舌尖上卷,抵住上齿龈,振动声带
第三,关于颤音“r”。颤音“r”是意大利文中很有特色的辅音,不会发就不能很到位地唱好意大利文作品,发音方法:舌尖上卷,抵住上齿龈,振动声带,气流不断冲击舌尖使之颤动。如果舌头平伸不动,就会又发出颤音,颤音的掌握除此而外需别无它法,须多加练习,每个人接收程度不一样,有人须几天就可以掌握,有人则要数月,可以先借助辅音t,把舌尖放在辅音振动的位置上做tra、tre、tri、tro、tru的练习,逐渐为ttttra,最后过渡到不加辅音而能自如发出ra、re、ri、ro、ru的音,初学打颤音有一定困难,要坚持不断地用气流冲击舌尖,使舌尖不间断地与上齿龈接触和脱离,先不吐气,随后舌头
放松,轻触上齿龈,再不断增加气流冲击的强度,使舌尖自然颤动起来。另外颤音r后面不能夹杂任何的元音和半元音,如不能把erba(草)读成eriba。另外就是在歌唱中颤音滥打的问题,有些歌者掌握打颤音的技巧后,凡是在歌唱有“r”时,都要显示一下,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分析歌词的内容和歌曲的曲调(具体准备工作见下文),若是在平缓的曲调中的r音则舌尖滚动一下即可,若是表达强烈或激昂的感情,则可以延长r音,如在《osolemio》〈啊,我的太阳〉中开始抒情句子chebellacosanajutnata,esolen,ariaserene…中的r则滚动一下即可,没有必要夸张地延长,但在结束句高音处的sta,fronteate中的r有必要延长一下,总之颤音r上要做到具体歌曲具体分析演唱。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王东成
论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运用关联理论进行窄式阅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