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2)
2017-01-05 01:03
导读: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购买符合本校特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购买符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
音乐,国外家庭教育,
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不一定是整节课或4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对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利保障。
四、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在高中、大学里,对英语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研究。但在初中,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研究和实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根据我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我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实施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尝试,形成了以下的认识:
1、“语言点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这些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或听力训练),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例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