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学科素质教育(2)
2017-01-05 01:03
导读:4译的素质及培养 翻译的素质包括口译和笔译。许多教师都将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笔者认为,译不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作为一种补充倒也必要
4译的素质及培养
翻译的素质包括口译和笔译。许多教师都将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笔者认为,译不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作为一种补充倒也必要。
(二)英语语言运用素质的培养
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Internet等媒体借助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
英语教学应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而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英语知识甚至是交际知识,并在交际活动中把英语知识和交际知识活化为语言交际技能,进而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应用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研究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去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素质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组织开展科学高效、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有创新的语言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应当由学生完成。当我们组织pair/group work时,可以多组同时进行,然后再由一组或几组上台表演。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大胆活动。教师应尽可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其独立能力;开始时,讲清活动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及时调整活动难度;密切注意学生的活动,以便正确评估;即使活动任务较难,教师不必要的干预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这不说教师仅仅是被动地旁观。当学生遇到大的障碍或观点不一致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排除困难,解决争端。这时,教师是交际者的“心理支柱”,特别是对那些独立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学生表演时,教师评判其优劣,同时注意学生的簿弱环节,便于以后分析讲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但是,作为语言教师,主要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上课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及时获得对学生的情况和需要的反馈信息。语言教学内容要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强,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使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对其产生热情。这里有个矛盾,就是所学语言有限,不能要求过高。如果要求适中,学生能够不断取得成功,而在英语学习中的第一个(那怕不大的)进步或成功也会激发起兴趣和动机。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英语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应在学生现有的身心条件下,通过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人格因素,充分利用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