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参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2)
2017-04-05 01:14
导读: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的“习得——学得论”曾谈到习得与学习是成人逐步学会第二语言的两条途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进行消遣性阅读的过程就
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的“习得——学得论”曾谈到习得与学习是成人逐步学会第二语言的两条途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进行消遣性阅读的过程就像儿童学会母语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会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学生增强语感是有意的;而学生进行学习性阅读,是有意识地学习,其重点放在了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则,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推理活动等中。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占学生知识沉淀的大部分。因此,学生应在进行阅读时,明确英语的表现特点和自己的阅读目标,恰当而合理地安排消遣性和学习性阅读活动。
三、优化阅读习惯,创造参与条件
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平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数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阅读速度普遍较慢,而且独立阅读教材的内容也有困难,教师不得不在课上花大量时间讲解,以求按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必须尽快优化新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作为阅读主体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消除障碍。教师应抓住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一“转折点” ,及时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
阅读理解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运用已学过的字、词、句知识和其它社会知识,结合文章前后内容和自己的情感活动,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过程。首先,教材内容编排顺序要清晰。编者可按学生理解过程组织材料,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即按理解过程中的各阶段层次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理解过程中“记忆”阶段为例,“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将前后的内容联系起来,理清线索和思路,因此,编者可以从易到难选择一些细节描写多的文章,然后就有关细节设置问题。另外,编者也可以依照学生易犯的错误,如代词的指代的问题,长句的理解,以及特殊语法现象等,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阅读材料。经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会有意识地避免理解上的“误区”。总之,教材内容编排原则清晰,就会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到自己阅读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感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学生阅读的训练效果和理解力的提高,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一方面要经常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做到自觉自愿地多去涉猎阅读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学生明白提高阅读和中心环节是对全文的理解,对文章的文化内涵的认识。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讲:阅读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