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英语听力的障碍与排除(2)
2017-05-31 01:02
导读:(二)英语词汇量的欠缺 这里所说的学生词汇量的欠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指的是词汇量绝对数量的欠缺,就是完全不认识的词汇过多,尤其是一
(二)英语词汇量的欠缺
这里所说的学生词汇量的欠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指的是词汇量绝对数量的欠缺,就是完全不认识的词汇过多,尤其是一些常用词汇,例如英语四、六级词汇;另一方面指的是即积极词汇量的欠缺。所谓积极词汇就是学生不仅认识,而且在口语和写作中能够熟练灵活使用的词汇。现在我国英语学习者对大多数词汇掌握的程度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由于自身在平时不使用某些词汇,甚至都不明确它们的使用方法,当在听力材料中听到这类词汇时,当然就很难理解或者至少需要一段较长的反应时间,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的听力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更多的词汇,更要教会他们使用这些词汇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使他们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听写来锻炼学生对词汇的反应能力,这一点也是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途径。
关于词汇量对于听力的影响还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虽然在汉语当中也有一词多义,但在英语当中却更为普遍,而且一些常用词的意义往往多达几十项,而且项与项之间经常没有任何的关联,这就加大了听力的难度。因为当学习者听到一个词的时候,首先反应出来的是自己对这个词所唯一知道的意思或是最熟悉的意思,一旦听力中采用的是这个词另外的意思,那么就难免产生错误的理解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所学词汇的尽可能多的意义,其次是要根据所听内容的上下文来快速反应选择该词最合适的意思。另外一点是关于听力过程中关键词的掌握。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又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英语语言,自然要遇到相当的文化障碍。文化障碍反映在英语听力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中西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当身处同一种场合,在中国和在西方所应做出的反应和所应说的话往往是不同的,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民族的风俗套用到其它民族中去。其次是对习语的理解。很多英语中的习语与其字面意思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习语通常与其民族的一些传说或典故相关,不了解相应的传说或典故,就很难理解这些习语在听力材料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三是地理历史知识的欠缺,在听力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地名和人名,而这些地名和人名往往与其本民族的历史相关,一提及这些内容在本族人脑中会立即产生某种特定的链接,但在我们外语学习者中却不会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