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大学英语重修课程的问题和策略(2)
2017-06-21 01:02
导读:2.教育 心理学 家把英语学习的原因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前者指物质刺激,如:证书、文凭、高工资等;后者指非物质刺激,如:兴趣、爱好等。深
2.教育
心理学家把英语学习的原因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前者指物质刺激,如:证书、文凭、高工资等;后者指非物质刺激,如:兴趣、爱好等。深层动机来源于对语言本身的浓厚兴趣。如果仅为了获得学分或通过四六级而学习英语,表现为“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缺少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语言本身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除了过四六级还为了未来的生存和竞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英语语言本身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感兴趣。这种学习的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的融合与补充定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
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足够的目标语输入和交际实践机会,并教给他们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其课堂气氛往往就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厚。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感情的投入,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对他们多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用真心去赢得学生的心,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大纲
现英语重修的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模式:(1)重复教学——即将重修的课程的大学英语课本再重复讲解一次;(2)习题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教学内容主要以习题讲解为主。两种模式都有其固有的弊端,重复教学,学生大多会表现出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习题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略了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选用同等难度不同的教材,教材讲解与习题穿插进行,新鲜的语言材料避免重复,习题的穿插定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选择教学内容是应考虑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时间活动的材料。并注意思想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语言典范与时代气息的关系。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重修课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个指导性的教育原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布置作业,定期检查学习进度的方式进行
辅导,对出勤率不做要求。而课堂内容的设计主要针对基础差的学生。
而基础差的学生在上课前最好能参加一次语言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的成绩分析各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布置相应的课后训练任务,并定期对课后训练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课堂和课后双管齐下,对于不能积极按时完成课后训练的学生,教师也有权利取消其考试资格。
5.实施导师制
实施导师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生学习指导。笔者发现许多英语成绩较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