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下的扬长与补短((2)
2017-07-10 01:05
导读:(二)利用其交互性,走进信息化,实现自主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后具有综合语言技能习得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摆脱母语束缚,调
(二)利用其交互性,走进信息化,实现自主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后具有综合语言技能习得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摆脱母语束缚,调动多种感官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的习得语言的环境,其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融生动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使学生兴趣盎然,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自觉性大增。
1、巧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热情与动力,所以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新颖、有创意、有吸引力、趣味性足。尤其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西方社会观点,西方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教师应努力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我们的
校园网、网络资源,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许多英语报刊上都附有网址,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网上资源,学生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动向等。
比如,教师在教有关国家、国籍及语言的课时,预先可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阅有关这些国家的情况,了解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出色的完成了收集的任务,在课堂上如数家珍,积极交流,大家在集体的讨论中放眼世界,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新鲜知识,开阔了视眼有紧跟时代节拍,也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
又如,我国并非英语国家,学生学英语受到母语的干扰,教师仅用一周3节课,一节课40分钟,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但又受到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创设语境是相当有限的。课外设置“英语角”,不愧为是好办法,但同样在校园内,受时空、人文条件的限制,很难形成足够规范的语境空间,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很容易创设虚拟的、仿真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通过上网,模拟语言交际,为画面配音,就能在虚拟的、仿真的语境中轻松地、逐步地克服母语干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利用网络建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人说:“让学生学好英语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的进步。”而进步只能用个人坐标来度量,一个教师要教几百个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要准确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教师用传统的方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联网的微机室建立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却并非是很困难的事。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是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是一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工具。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用录音、影视文件、文本等方式记录下来比考试分数有更大的信度。过去,学生在考试和提问中受教师的评价、测试,几乎没有
自我评价的机会,而有了个人学习档案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机会。如:在刚学完一个对话后,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自己的朗读声录下来,过几天,去听听自己的录音;并把对话再次朗读一遍录下来,再听听,比较前后两次的不同,找找差距,看自己是否在进步。他可以使学生真实地、可信地感受自己学习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通过查阅别人的学习档案,也可以随时找到差距,而获得动力。再者也可督促学生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正因为其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当代国外
外语课程变革之经验及其借鉴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