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及解决对策(2)
2017-08-04 01:26
导读:4.沉闷的课堂气氛 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对课堂气氛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 数学 生
4.沉闷的课堂气氛
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对课堂气氛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
数学生的应对之一就是保持沉默。这样少数积极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5.教师的提问
调查表明,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沉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提问方式导致了学生以下的消极反应。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使他们答不上来,只能沉默;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便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抗议”;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为避免出错令教师失望,他们宁可选择沉默;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不成熟,所以选择沉默。
三、解决课堂沉默的对策
1.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设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使用英语时以及课堂学习时的焦虑程度。针对这类学生, 教师首先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 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对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既是儿童习得母语, 也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采用的一个策略。出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进而提高学生的的自信心。
2.鼓励学生改变观念,积极参与,敢于质疑
教师要转变“领导者”,“权威者”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一道共同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句话,鼓励大家互相交流,甚至允许挑战教师的权威。
3.在外向性格人和内向性格人之间平衡提问次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老师有必要在外向性格的人和内向性格的人之间保持提问次数的平衡。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应该认真地计划任务并清楚地解释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在第二语言互相交流过程中,教师对外向性格人的支配场面进行干预,会保证内向性格的人有一些发言的次数,这样也能鼓励后者主动地争取发言次数,进而减少沉默学生的数量。
4.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
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5.教师要提高提问技巧
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课堂师生的交流所起到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这一内容的能力,使学生想表达的愿望强烈于保持被动沉默的愿望。
总之,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是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沉默原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力求为教师准确解读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提供依据。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破沉默,使
外语课堂成为外语学习者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