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对比(1)(2)
2017-08-05 06:13
导读: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表示“疾病”的委婉语存在着差异:(1)从表现形式看,英语可以通过自身的构词规律形成委婉语,如用缩略词V.D代替Vene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表示“疾病”的委婉语存在着差异:(1)从表现形式看,英语可以通过自身的构词规律形成委婉语,如用缩略词V.D代替Venereal disease,T.B.代替TUBERCULOSIS,B.O.替换body odor,而汉语则不能。(2)从文化因素看,英语中表示“精神病”的委婉语比汉语丰富,像Mental deficiency,not sixteen annos to the Rupee, Kangaroos in his top Paddock, innocent, summon squash等。这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心理特点和文化有很大关系。在西方,人们特别强调个人的隐私权和平等权,因此在和别人交际时,特别注意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以期得到别人的礼遇和尊重。反映到对“精神病”的委婉表达上,他们就特别尊重或至少在表面上非常尊重精神病患者,而不会表现出歧视的态度。(3)汉语中表现“疾病”的委婉语视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何注》有云: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白虎通》记载: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复豫政也。诸侯曰负子,子,民也,言忧民不复子之也。这是由于中国在漫漫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受儒家思想很深,人们在言谈举止中总遵崇着“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思想的影响。此外,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人生病时会因为其不同的阶层、地位、身份等看不同级别的医生。如果彼此逾越了一定的限度,则常会带来麻烦,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剧中王爷的格格身患怪病,已经病入膏肓,可王爷却拒不允许医术高明的民间名医喜来乐为其女医治,在他看来,一个乡野郎中哪有资格给自己的千金格格看病!身为当时维新派领袖的他的阶级和地位观念尚且如此根深蒂固,别的士大夫的“上下有级,尊卑有序”的观念的顽固性就可想而知了。虽然该剧情是虚构的,可却深刻而生动地反应了当时的现实状况。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可发现汉语“疾病”的委婉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是一种地位文化、身份文化、阶层文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