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

2017-08-05 05:11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研究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基于Oxford提出的 学习 策略分类,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
摘 要:基于Oxford提出的 学习 策略分类,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720名高职生(其中有效问卷672份)进行了 英语 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并用SPSS进行了统计 分析 。结果表明:高职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频率一般,属“有时使用”程度;高职生与本科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有较大的共性;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除在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在使用其它学习策略上均无统计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 教育 ;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不少业界人士发现,“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英语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虽然可能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 方法 和学习策略” [1] 。
  近二十年来,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 发展 空间” [2] ,而且此前相关研究对象几乎都是普通高校学生,以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少之又少。因此,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研究高职生的学习策略使用状况,探求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 研究设计
  
  1.研究 内容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包括:两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状况;高职学生男、女生使用策略状况;高、低分组学生使用策略状况。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以一年级高职生为主。受试为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3 个班(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4个班)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4个班的学生,共720人,收回有效问卷672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测量和统计工具
  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依据是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多维结构量表(SILL),调查表首先在小范围群体内进行预测和访谈,然后根据高职学生情况予以细微调整,最终确定了测量问卷。调查问卷除了填写背景信息(如性别、班级等)外,包括6个分量表,用于测量6大类学习策略,共49个题项,其中,记忆策略9个,认知策略14个,补偿策略6个,元认知策略8个,情感策略6个,社交策略6个。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每个子项目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按5级计分,即“完全或几乎完全不(1分)”、“通常不(2分)”、“有时(3分)”、“通常(4分)”和“完全或几乎完全(5分)”。
  统计工具采用 社会 科学 方法统计软件包SPSS 11.0,对不同性别和不同成绩组的策略使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及讨论
  
  按照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标准,平均数与使用策略频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1)。
  1.两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状况及讨论
   两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总体策略的平均数为2.93, 属于“有时使用”范围, 说明学生已经掌握并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使用频率并不算高。(2)6类学习策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居中,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
   影响 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很多,制约高职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习观念、学习动机、教学模式等。具体到影响高职生策略使用频率高低的主要原因,可作如下分析:
  导致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高职生由于语言知识和表达水平所限(尤其是词汇量方面的不足),当遇到语言障碍时,他们便常常有意识地通过上下文理解、借助词义猜测、手势语、相近词语替换等多种方式来弥补在理解和运用目的语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达到克服语言障碍的目的。
上一篇:浅析探究式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特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