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内涵
2017-08-07 01:12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2005年下半年,独立承担259名
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2005年下半年,独立承担259名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听说课程并在短时间内编写教程。整个学期中,笔者感触颇多,在文中具体阐释了“用爱去教,以心换心”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自身素质 人文内涵 自信心 责任心 爱心2005年下半年,我,一个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的普通教师,独立承担了我校2005年级259名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并在一个月内编写出《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综合教程》。三个月的课程在最后一节课的拥抱、泪水和《爱的奉献》的歌声和掌声中结束了,在鲜花和闪光灯下结束了,但我和我的2005年级博士研究生们的友谊和爱却成为永恒,成为我终生难忘并为之骄傲的回忆。
回首这段教学经历,体会最深的便是将“用爱去教,以心换心”这一人文内涵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行动。
1.教师自身素质是人文内涵的决定性因素
1.1 对自己高度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说“我不行”!
接受“命令”后,我扪心自问:学生能从你这里学点什么?怎样教学才能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你肚里有什么“货”?要知道,我教的对象是我校最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他们许多人已经获得高级职称,很多人已经有出国学习的经历,或与国外同行有科研或医疗合作,基本全部通过国家六级英语水平考试……。
压力可想而知!但压力就是动力,压力就是挑战!
但我也有自己的优势:牢固的英语基础,3年的专业双语教学经历,通读了5本原版(英语)专业教科书,并编写了1本全英《基本组织学》教科书,参编1本双语教材,17年科研经历,3年的医学情报查新经历,每年接触国外人员不下100人,我有过3个跨专业的经历:硕士学的是生物
化学,毕业后做的是信息情报,博士读的又是组织胚胎学,每次不都是做得很好吗?再说,组织胚胎学牵涉到基础和临床各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词汇和功能和异常,这是任何一个学科所不能及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于是,我下定决心,我要用教学的实际效果吸引学生自觉听课,让没来听课的学生后悔!
1.2 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教师的“良心”!
要将医学英语听说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这对我来说可是“开天辟地”的事儿!充实自己最好的办法便是学习。
我买了许多医学英语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梁平教授和许瑾、孙晔等老师请教;大量搜集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将近一个月,长达160万字的综合教程(附CD一张,含250篇原版英文文献,数百段听力材料和图片)编写出来了!加之我原来那点“家底儿”,我心里总算有了点谱儿。但仍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3 把自己当成学生——将心比心!
从专业来讲,学生主要分为两种:
基础医学和
临床医学,还有少部分博士是工程专业。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的需要考虑。为需要而教,为需要而学,急人所急,想人所想,这就是教和学的动力,这就是教和学的交集!
我将学生对医学英语知识的需求分成三类: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者和报告人)、临床英语(从问诊、体检到治疗、病例讨论)和出国
留学(从面试到出国飞行),各取所需。还补充了有关科研论文的写作归纳,使他们把具体的体会替换后,便能写出地道的英文摘要。
2.将人文内涵贯穿于教学始末
2.1 修养
在国际交流等正式场合,个人的形象关乎人格国格。因此要注重外表形象(如服饰整洁,男同志一定要穿带纽扣的衣服,女同志要穿套裙等),良好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修养,真诚的尊重(关闭手机、不迟到、不早退)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我从不点名,我认为学生有选择老师的权利,有选择不听课的自由。但我的课出勤率非常的高。我将学员的这些表现而非考勤纳入最终考核的成绩。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利用交际法推进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
英语思维—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