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英语教学情感因素及其培养策略(2)
2017-08-10 01:33
导读: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重知识信息的传授而轻情感信息的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由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重知识信息的传授而轻情感信息的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由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作用,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不平衡。纵观多年的外语教学改革,人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而很少去研究教学的对象——学习者,研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因素。英语教师往往是一味只顾自己讲,唱独角戏,忽视了根据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创设良好、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课堂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往往陷入一种沉闷、无生气的状态。久而久之,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倦学习、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等极端现象。
(二)焦虑、缺乏自信影响了学习效果,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
目前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学生上课时参与意识不强,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焦虑。焦虑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因素:第一,与学生个性特征有关的因素,比如有些学生性格比较脆弱,防范意识较强,在英语学习中往往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害怕一旦出现错误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耻笑。第二,与文化差异有关的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总是习惯采用自己的说话方式,并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领会对方语句的含义,这就可能为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陷入沉默。第三,与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有关的因素,如采用测试、竞争型的课堂交流形式,容易诱发学生的焦虑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导致焦虑。过于严厉和频繁的纠错,往往使学生焦虑不安。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单调,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实践表明,学生实际感受的课堂环境和他所希望的课堂环境越接近,他对学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
数学生感觉其所在的英语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和沉闷。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和自己的学生有交流和接触。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心理特征知之甚少,甚至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也很不了解,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使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的策略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开发情感资源
教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是人化了的物,本身蕴含大量情感因素,为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创造了客观条件。所谓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着眼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身处逆境但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利用青年学生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把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学生,如史蒂芬·霍金,海伦·凯勒等。这些积极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