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激励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新学期伊始,我校以探究“激励性课堂教学模式”为课题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开展活动。作为英语科组的1员,我有幸参加并亲身体验这1理念带来的冲击和欣悦,并使得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得到了进1步的洗礼和提升。 在教学领域,我还只是1个初涉者,因此我注重每1次学习的机会,并且深知每1次学习和挑战对自身提升的重要性。在我校英语科组探究“激励性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研究师生情感这1版块。为了使这1因素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从国庆节时就开始了自己的筹备工作,想教法,想教具,想课件的制作,可以说其中的任何1个细节都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的脑海里。而最后“出炉”的教学设计也是经过了我思考的千锤百炼。因此,在公开课展示完毕,所有的老师都对我在师生情感上做的设计和即时表现表示满意和欣赏。成功并不像尼亚加拉大瀑布那样倾泻而至,而是寻常日子中点点滴滴积累的结果。虽说这次的成功并不代表什么,但却是我1点1滴苦心经营的结果。 1、 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深厚的师生情感为坚强后盾 我妈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孩子,不管是再小的、再脏的小孩我都要抱1抱,而且舍不得放下。慢慢长大了,我又开始到哪里都是“小孩头儿”,实习离别时孩子们1张张挂满泪水的小脸到现在还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到了今天,我有了自己的1批学生,我更是对他们有1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他们;在课下更是与他们玩成1片,打成1片。孩子们犯错时,我很少冲动地给予严厉斥责,而是用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方法——开导。1次的错误并不能代表什么,关键是让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对自己以后的影响。我很清楚1些话学生可能似懂非懂,但当他们看到老师期望的眼神和柔和而又沉重的声音时,我相信他们最起码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而1味大声的斥责、压制并夹杂伤其自尊心的批评,我相信给学生带来的除了本能的抵触和压抑,不会再有其他的效用。其实有时我也疑惑自己会不会太宠他们,但看到他们因此对英语课堂的日益喜爱和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日益浓厚,我又随即释然——孩子们喜欢老师,所以他们在老师的课堂上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畅所欲言,甚至把老师当作交流和锻炼自己的对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挥自己创造力,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心无芥蒂和自由地探究更深层的学习境地;孩子们喜欢老师,所以他们不舍得老师生气。每次由于他们中间1些人表现的过火而老师严厉批评并给予沉重的教育和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他们是什么样子时,他们都会安静的听着,低头思索着,甚至没有任何1位孩子有抵触心理和情绪。并在下课后1次又1次地全班联名签名道歉写保证书,并很少再犯类似的错误;孩子们喜欢老师,所以在公开课上能自发的给予积极的配合,极力地促进老师的“成功”;孩子们喜欢老师,所以当课堂上有某几个学生出现说话和做小动作等现象时,周围的同学会在老师看见之前悄悄地给予制止,事实他们的这些小动作哪能瞒得了老师呢?但老师除了感激和欣慰以外,又会怎样呢?孩子是最纯洁的,也是最知道感恩的1群。当你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喜爱、期望和尊重后,他们当然会以加倍的爱和尊重来回馈你。这些转变和进步有些近似于《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中提及的“登楼梯效应”:当人们接受了简单要求后,再向他们提出较高要求,此时人们为了保持认识的统1和给他人留下1致的现象,心理上就容易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于我而言,正是由于有我和孩子们深厚的情感为基础,才使得我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因素异常饱满。 2、 肢体语言协助,事半功倍 在同行眼中,我无疑是1个在课堂上很活泼、很有激情的老师,而这1定位的形成是和我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密切相关的。还记得实习时,我的指导老师说我的表情很丰富,可以作为我以后教学的1个特长,但动作和语音语调方面就要加强,要跟得上自己的表情。从教1年多以来,我1直牢记着这句话,并1次又1次地在课堂上强制自己克服羞涩和放不开的缺点,甚至在家和小侄女玩时,我也有意锻炼自己大胆大方的“能力”,在全家人面前和她1起跳滑稽的舞,做夸张的动作,发出搞怪的声音。有了1系列的锻炼,我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太缩手缩脚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开始敢于做出夸张和流畅的动作,配以夸张的表情和语言。时间长了,我不仅使得自己的“台风”更加自信、有感染力,也逐渐克服了以前上课有些急躁的缺陷。而这1进步不仅更有利于引导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展示自己,也使得每节课的课堂气氛也日益丰富饱满起来。 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教师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得我们可以经常从其他老师那里吸收到有益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改进为我所用。在日常的听课学习中,我非常注重学习1些细节的东西。例如上学期听了某老师1节课,觉得她在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方面真的是非常出色。我当时就有了1些想法,怎样将其变化1下,使得我的激励用语也能让学生听了热血沸腾,并使其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老师没想到的我都想到了。”毕竟中英文是不同的,在语文课上可以说的话,在英语课上说了学生就不1定能听得懂。再后来听了另1位老师的课,觉得她的激励性评价也是能让人听了兴奋不已,激情澎湃,甚至让人有“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豪情。但怎样改造1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呢?我想了大半个学期,终于在最近的课上展示了出来,使得自己的激励性评价日益得以丰满进步。正是了这些做铺垫,才有了公开课上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和激情4溢的课堂气氛。 3、 巧用教具,营造生动简洁的学习气氛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信手拈来的身边之物,还是自己精心设计制作的物品,都能起到直观生动、化繁为简的作用。但怎样既能达到上述目的,又能简洁地、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思维、表现欲和创造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又开始了自己的思索并慎重地付诸到自己的实践中。 在设计《Dinosaurs》这1课的教具中,我大致将思路分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恐龙配图方面:虽说课堂教学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为主,但我总不能牵1只恐龙进教室吧!而恐龙蛋呢,虽说可以引出恐龙这1标题,但又和本课的主题相差甚远。因此我想到了最简单,也是最modern的方法——上网查询。但上网查寻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尤其是能否找到心目中的那张图片。在找寻图片的过程中,我力求色彩清晰鲜明、恐龙的形态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并激发其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而且各恐龙的主要特征要和教材所述保持1致。有了这些限制,找起来就难了,前后足足找了半个多月,但我不得不承认,它们在课堂上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文字方面:根据以往听课及课外学习的经验,我发觉文字的格式及排版对整个课堂的美感也有很大的影响,好的文字格式及谋篇布局能使人感觉赏心悦目,而且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例如在设计《Dinosaurs》这1课时,对于标题,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特色,让1个画画很有水平的学生负责设计艺术字,然后我稍加修饰,图上和本课内容相关的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为了使整个版面的文字布局美观大方而又具有科学性,我将各恐龙所对应的特征用和课本1样的字体打印下来,然后将其粘贴到颜色清新淡雅的卡纸上,并在粘贴时保持其排版也和课本1致。这样1来,整个版面清新秀丽,1副图片对应1张相关的说明,让人1目了然,就算是中途路过的人1眼扫过去也会知道所授课的重点内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培养其掌握更有效的记忆方法。 实物方面:实物教学的运用可以说在每次的新授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上《Dinosaurs》这1课中,除了3个恐龙的名字以外,就剩下“fast”和“sharp两个新单词了。对于“fast”1词,我在导入后让1个学生上台“run fast to the front”就顺利地得以巩固了。对于“sharp”1词,我事先准备了1把锋利的刀子,这时我便变戏法似的把它拿了出来,然后挥舞了几下,以夸张的表情询问学生“How is the knife?”,使得这1单词的意思和形象立刻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而我也随之引出1句“It’s very dangerous. Don’t touch it freely.”来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 4、 善用多媒体,浓厚课堂学习氛围 作为新课标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我对课件的自我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刻意注重课件的重要性,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放在课件上,结果导致偶尔学校停电时自己手忙脚乱,整个课堂的质量也大打折扣;而且使得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太过依赖课件而变得程序化,并将自己束缚在了讲台上去控制课件,而少了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的机会。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从新学期开始,我强迫自己每节课都尽量少做课件,能用肢体语言或其他物品代替的就尽量代替。日子长了,我慢慢体会到了多方面的甜头:自己的“台风”更丰富了,备课也减轻负担了,课堂设计也更多样化了,当然,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了,课堂气氛也更活了。真是多全其美啊!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我首先注重图片的选择,适当的图片能使人1目了然,1下就可看得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