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2017-08-18 01:17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业 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谈中小学英语
毕业

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谈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两个关键点

深圳的中学生已有小学6年的英语基础,按理说,升上初中后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比较有利的。但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适应、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反映出了不同的学习效果.96---97学年度我所教的两班初1学生中,有1名从东北转来的学生,小学6年从未学过英语,26个字母也认不齐全,但参加补差训练仅用1个学期功夫,就赶上了班中等水平,而同期参加补差的学生中,有不少虽然小学阶段学了好几年英语,但进步总是不明显。我认为,这里不仅有学生本人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力和方法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同等学习条件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搞好中小学衔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

1.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的,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动力)和学习习惯(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学校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有1项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多种因素的比重为: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因素占5%,其它占5%,从这些比例来看,习惯和兴趣居决定性地位。教学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放学回家书包刚放下就做作业;也有的学生在“家长高压,老师重压”下,1天到晚只知对着书本和作业本,“只知3国,不只魏晋”,结果无论如何“勤”,成绩总是上不来,这1学年我所任课的两班初1的学生中,入学考试英语课成绩在60分以下的占80%,到初1第1学期末参加全区会考,虽然分数都有提高,但“剪刀差”现象比较明显,有的只提高几分,提高了10分以上的有70人,30分以上的有17人。我分析认为,学校环境,老师条件相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境况呢?这恐怕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来查找原因了,象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学,老师没有给予特别开“小灶”,家长也没有为其请家教,但成绩却上得很快,究其原因,学生本人“好学”、“会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认为老师的任务不但是授业,尤其是英语这1非母语语言教学,营造1个能够使学生既有兴趣,有动力的学习环境,又有正确学习方法,使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良好氛围至关重要。1方面,从内因的辩证关系出发,兴趣和习惯相对于老师的“教”来说,属于内因的范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学习英语面临的最大不同点是从听说为主向听说写读并举的过渡,在这1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尽快使学生适应、跟上中学英语学习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1方面,兴趣和习惯是学好英语的起点。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初1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特点和困难容易估计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小学的英语“好玩”,课堂上有说有唱,作业少,考试易过关,而现在1切都不同了,感到无所适从,、进而厌学,出现过渡不平稳、衔接不顺利的局面。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并非因为老师的课讲得不好或者学生智力下降,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要多从激发学习兴趣、传授科学方法入手,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途径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是1朝1夕、1蹴而就的事情,反映在外语学习上尤为明显。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词汇、句型、语法、读音等基础环节掌握较差或很差。升上初中后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使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爱学英语。学生1旦对学习英语感到有兴趣,“衔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最好的教法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而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就初1年级而论,我认为是课堂上要多取直观、做动作、表演等艺术性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是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形象和精神状态有很强的感染力,1个知识渊博、有亲切感、庄重而积极的教师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认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