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三步骤则直接是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合并。译者在第三步骤中的桥梁作用。无论是第一 层还是第二层的翻译过程都是一种无形。译者都应该以读者观众的目的为出发点,否则这中字幕翻译就毫无意义。
下面举一个例子,《越狱》中有一句话:
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 (王雅文, 2007)
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译者必须考虑到关联、重要性及其他因素,之后从第一层次进行这次翻译的话,将会将译文带入草翻资料(Transadaptation)的步骤。为了实现这个步骤,意者可以做一些直译就足够了。草翻资料就可能会成为“准备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作为观众看到这个译文之后总会感觉缺少了什么,有时会有点不能瞬时理解这个句子在整个语境下的含义。译者这时就要以汉语为背景语言对草翻资料进行语境分析,对整个句子进行重新构建。考虑这个句子在影片中想要表达“准备是不够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影响着他们的努力。所以,经过步骤B,意者可以翻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一个通用的中国成语,言简意赅,又能迅速让人瞬时理解主人公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娱乐大众,服务大众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有一个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 那就是对于外国幽默的中国化翻译。在电影《律政狂鲨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I swear to God!
在大多数人这个很容易翻译, 可以翻译成“我向上帝发誓!” 但是结合当时的语境, 以及主人公的表情和动作, 很明显的这是一个让观众发笑的镜头。上面的翻译明显是一种直译, 很难达到让人发笑的。实际上, 这就是达到草翻资料的步骤, 还没有真正到达译文的步骤。顾名思义, 在影视翻译中幽默的作用是使人发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这一句可以翻译成“我向毛主席保证!” 这是一句在文化大革命中常用的承诺的话语。而如今看来则是笑谈。并且翻译的目的也达到了和原先影视所要表达的同样的意图。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四、结语
总之, 具体的影视对白翻译活动目的是为了尽力传递影视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更好地实现影视片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以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 影视对白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最广大观众的需要, 用目的论来分析正好满足了此方面需要; 同时, 从宏观上看,这一目的也是同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目的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Nida, E. & Taber, 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ng [M], Brill: Leyden.1969.
[2]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王雅文.Prison Break背后的中国字幕组[J].了望东方周刊,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