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表4 痛平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2.4 活血作用试验[1] 取体重为19±1g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健康,共60只。试验共分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痛平膏扶他林乳剂组,痛平膏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试验前1日,将受试小鼠的背部被毛去除(面积约1cm2)。试验当日,分别给予适量的受试品和对照品,用橡皮膏固定在背部。给药30min后,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0.05ml/10g腹腔麻醉。剪去耳廓背侧的细毛,并将小鼠腹部向下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鼠耳固定,调节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10),直至可以清楚地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情况。固定视野,调节测微尺的位置,使其可以测量血管直径的变化。给药35min时,观察小鼠耳廓选定部位的微小动、静脉的管径,此测定值为造模前基础值(A、V),并选择血液流态相似的微小静脉,用于观察造模后血液流态的改变。给药40min时,除空白对照组动物外,均按0.3ml/20g的剂量从尾静脉注射葡聚糖溶液(25mg/ml),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注射液。分别在造模后10、20、30min时,连续观察小鼠耳部选定的同一位置,记录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液流态的变化。以各组动物造模前与造模后的微动、静脉管径的差值(△A、△V)为观察指标,同时对微静脉血液的流态进行评分,并作为观察指标,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评分的标准见表5
表5 微静脉血液的流态评分标准
分值流态评定标准4分线粒流血流快速,成直线,但有沙粒感3分粒线流血流较快,成直线,但明显有沙粒感2分粒流血流快,成直线,可区分细胞1分粒缓流血流缓慢,明显区分细胞。可见细胞团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痛平膏对葡聚糖溶液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x±s,n=10,μm)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其局部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研究痛平膏的主要的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镇痛、抗炎和微循环障碍的经典动物病理模型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痛平膏可提高动物因热刺激致痛的痛阈值,减少因醋酸刺激而发生扭体反应的动物只数;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抑制作用,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度;对静脉注射葡聚糖溶液引起的小鼠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痛平膏对动物炎症、疼痛模型和微循环障碍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活血作用,为临床用于炎症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痛平膏是外用制剂,其吸收方式和作用时间与常用的口服制剂有较大的区别,为获得较完整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尽量测定其作用时间,以获得时-效曲线,供临床使用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奇.药理实验研究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0-361;377-378;502-503.
2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试验方法学,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