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临床思维训练提高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质(2)
2013-06-10 01:04
导读:书本的理论知识通过与临床病例的实际结合应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让学员认识到理论的实用性,促使学员自主学习,培养持续
书本的理论知识通过与临床病例的实际结合应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让学员认识到理论的实用性,促使学员自主学习,培养持续性学习的职业习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促使学员学习的动力,也是医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在见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员动手检查的机会,可以明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去繁存真,把握要点,梳理疾病诊断中的主线与节点
临床现象复杂多变,同一疾病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干扰临床的病情分析,影响治疗的决心和策略。如药疹、癣菌疹,在临床上就极易混淆。但万变不离其宗,特定疾病的性质往往可以决定病情的诊断,而综合的病史分析或全面的体格检查又可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譬如药疹,是由于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人、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它是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临床表现丰富多变,如固定型、剥脱性皮炎型、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等等,但全身皮肤出现损害前,往往在发病前4—2O天有过药物摄人史,把握住这一关键点,再询问相应的药物摄人情况,比对特定药物引起的典型皮肤损害,就可诊断药疹,并初步判定可疑的致敏药物。当然由于目前国内食物中可能存在的药物因素,如虾蟹饲养中添加的抗生素,也可能间接导致人群发病,从而增加确诊的难度。
同样,癣菌疹的诊断,也必须找到比较明确的皮肤癣菌原发病灶。在临床上,癣菌疹表现各有不同,如疱疹型、湿疹样型、丹毒样型、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而原发的病灶可能是头癣,也可能是股癣,或者是足癣、甲癣,甚至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但临床表现对称,常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春夏季症状加重,具有这些特征就应高度怀疑癣菌疹。这是因为气温回升时,适合真菌繁殖,癣菌的代谢产物,以抗原或半抗原的形式进入血液,诱发变态反应,在远隔部位皮肤发生多形性损害。一旦抓住了癣菌疹的这些特点,即把握住疾病诊断的关键节点,就可在多变的临床表象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为正确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在见习过程中,启发并总结特定疾病的主线或关键点,可以避免大海捞针,瞎子摸象,便于初学者掌握诊治要领,同时,培养学员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引领见习学员在临床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而多次典型病例的分析比较,可以进步提高训练思维的效果。
5模拟临床工作流程,由学员进行自主诊断与拟定治疗策略
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我们在安排临床典型病例展示后,由学员根据自己获得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拟定治疗计划,如临床用药,在处方前考虑禁忌症、可能的并发症,治疗后可能发生的结局和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培养和检验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