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应对强化造影出现的问题论文
2013-06-08 02:45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探讨如何应对强化造影出现的问题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分析了强化造影失败的原因,根据病人情况选择药物的静
摘要:分析了强化造影失败的原因,根据病人情况选择药物的静脉穿刺部位,并提出了过敏、放疗、化疗病人强化造影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CT;增强扫描;失败原因;措施
CT增强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已经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和好评。我院常用的方法是高压注射,即由计算机控制、由静脉注入药物的一种压力注射法。此法可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但强化造影时常有失败,给病人造成严重后即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强化造影的成功率,根据有关资料及临床经验,分析造影失败的原因,对造影技术进行探讨,进一步提高造影质量。
1 失败的原因
1.1假阳性反映 病人对该项检查技术不了解,对环境有感到生疏,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加之CT室温度过低,造影时病人易出现寒战,引起恶心、呕吐,使造影中断,影响造影效果,临床上有时误诊为药物过敏。
1.2假阴性反应 在做碘过敏试验时病人无反应不良,在造影时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发红。由于用药速度快、用药量大,年老体弱病人易发生反应。
1.3个体对造影剂耐受程度的差异 如高敏体质、体弱多病〔如严重心脏病人〕等,少部分人对海产品过敏者及哮喘者病人易发生反应。
1.4长期放疗、化疗病人 由于该类病人长期大量用药物治疗及长时间直线加速器的照射,使病人血管脆性增加,高压注射造影时血管易发生破裂,致使药液外渗而影响造影效果。有的病人作皮试时推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就发生渗漏,与文献[1]报道相同。
1.5头皮针的缺陷 头皮针较短易脱出血管,而造成药物外渗。
1.6静脉选择 腕部血管不易固定,病人不自主活动已造成针尖刺破血管,造影时发生药液外渗;肘正中静脉尤其是肥胖及全身水肿病人血管较深,很难做到一次成功。即使穿刺成功抽吸有少量回血,造影时由于用药速度较快,药液外渗不易观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7操作技术 操作时精力不集中,技术不过硬,不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2 应对措施
2.1做好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病人检查治疗的效果[2]。所以,应做好解释工作,讲解通俗易懂的造影扫描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使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处于接受检查的最佳心理状态。
2.2 药物选择 临床常用药物为非离子型药物(碘海醇没明确要求做过敏试验)。王礼同等[3]报道,应用非离子型药物造影896例中出现副反映者18例(2.0%),离子型药物19例(2.1%)。作者在工作中发现,643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者出现副反应13例(2.0%)。为了病人安全,做试验后应密切观察20min~30min,阴性者即可型造影。
2.3 高敏体质病人 赵丽莎等[4]阐述了造影剂的毒性反应与造影的渗透性,所以造影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药物(青霉素)、食物(海产品)过敏,使用造影剂前必须做过敏试验,观察时间不得少于30 min,病人却无不良反应再进行造影检查,用药的同时仔细询问观察病人有无不适感。在造影时无论是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引起的全身反应均应给予及时处理。刘志军等[5]对176例病例进行了积极治疗,均获得较好的效果。出现不良反应时首先安慰病人,让其用力张口呼吸,同时减慢注射速度,并用拇指用力掐捏病人合谷穴数次或按摩内关穴等,这样不仅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同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减轻胃肠反应,以顺利完成造影工作。对中度反应者,立即停止注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并将病人置头低足高位、吸氧,同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及心率的变化。对全身瘙痒、大片皮疹、恶心、呕吐较为严重者,应停止注射造影剂,同时肌肉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10mg。对重度反应者,立即停止检查,并进行对症处理。呼吸困难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及给予吸氧。过敏严重者,按过敏性休克进行抢救,及时通知值班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总之,在静脉造影时,对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即使轻度反应,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发展为中度深至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