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例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日分布的中医病理节(2)
2013-06-23 01:03
导读:早在两千年前, 中医学 就提出了五脏主时节律等理论,即在自然周期变化的影响下,人体存在着昼夜阴阳消长的节律变化,这些节律性变化为辨时诊治奠
早在两千年前,
中医学就提出了五脏主时节律等理论,即在自然周期变化的影响下,人体存在着昼夜阴阳消长的节律变化,这些节律性变化为辨时诊治奠定了基础。目前有关室性心律失常时间分布节律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日分布的节律进行了研究,运用现代时间生物医学和中医时间医学的人体节律学说来阐释节律的变化,以冀为中、西药的辨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依据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以及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1.2一般资料 1997年1月~2000年3月,曙光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患者240例,以频发室性早搏(≥1 000次/24 h)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男107例,女13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