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2)
2013-06-27 01:15
导读: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 中医学 “鼻鼽”范畴。其多因患者素体虚寒,感受风寒或异气而发病,尤其是气候突变时明显。该病以寒和虚为特点,祖国医学用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
中医学“鼻鼽”范畴。其多因患者素体虚寒,感受风寒或异气而发病,尤其是气候突变时明显。该病以寒和虚为特点,祖国医学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抽象概括其特点,喻为四季的冬季,故谓之“冬病”[2]。“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3],将运气学说与天灸疗法融合在一起,在人体的(位上进行药物敷贴,通过经络而刺激全身,以祛除肺中内伏寒邪,补益人体阳气,从而驱逐宿邪,疏通经络,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夏季农历三伏天天气炎热,为1年中阳气最旺的季节,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若此时在背部俞(敷以辛温逐痰走窜的中药来达到温肺利气,驱除肺中内伏寒邪以补益人体阳气,从而全面调整脏器功能,提升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可有效减轻冬季多发病的症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贴敷的药物可以经皮吸收,刺激(位,通过反射弧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之兴奋与抑制过程达到协调,降低变应性。另外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的刺激作用可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从而改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状态[4];另外药物贴敷后,在局部形成有效的界点,在该点以某种形式存在聚集着的高能量物质分子从基态飞跃到激发态, 从而影响生物能量的转化、扩散和消耗,进而调节内分泌平衡和促进免疫功能恢复[5]。在三伏天取肺俞、膻中、大椎(位以宣通肺气,使邪从表解;取膈俞、脾俞、肾俞健脾补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方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白芷、延胡索等中药温经通阳开窍,附子、肉桂、丁香散寒利气,取扶正祛邪目的。本法的综合治疗机制是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减少发病等;同时又融合了中医的运气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现代治疗学和
免疫学等诸多学科理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