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

2013-06-27 01:15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探讨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位贴敷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位贴敷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3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3例和观察组155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三伏日中药(位贴敷。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达83.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 三伏中药(位敷贴可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位贴敷;冬病夏治;临床观察

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祖国医学谓之“鼻鼽”。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疗效不稳定为其特点,是临床治疗的一道难题。2004~2006年以来,我科对连续在夏季三伏天采用中药(位贴敷配合常规变应性鼻炎对症治疗方法的308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观察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53例,男性81例,女性72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32±14)岁,病程0.5~20年。观察组155例,男性78例,女性77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34±13.5)岁,病程0.5~2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史:①反复发作史,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多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②鼻腔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肿胀;③实验室检查:a.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有1种为++或++以上;b.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 中国大学排名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采集病例均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程半年以上;年龄6~70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不伴哮喘者;夏季三伏天症状发作期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位贴敷疗法。
1.4.1 基础疗法 采用1%麻黄素地塞米松液和2%色苷酸钠液交替滴鼻,每日3次。口服敏奇片,每次2 mg,每日2次,疗程为2周。
1.4.2 (位贴敷疗法 ①取(:肺俞、膻中、大椎、膈俞、脾俞、肾俞。②药物组成:白芥子、细辛各占15%,甘遂、白芷各占15%,延胡索占10%,附子、肉桂、丁香各占10%,上药共为细末,用老姜汁调成糊状,用专用纱布贴敷以上(位。③治疗时间:在夏季农历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预约患者在该日治疗,每次敷贴时间3~6 h,3次为1个疗程。④注意事项:由于此法在贴敷处易起水泡,叮嘱患者不要搔破,防止感染,如水泡较大,可穿刺放水,涂上碘酒,再用消毒纱布包敷。有明显热证者禁用。
1.5 观察指标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1]将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级计分观察。症状分级计分见表1。体征分级: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计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计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计1分。 1.6 疗效评定标准[1]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评定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改善率计算公式: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改善率≥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
1.7 统计学分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2%,对照组为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半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为44.5%,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上一篇: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侵及胸壁的外科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