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图6 R1203株与原始毒株不同氨基酸序列(略)
247 序列同源性 R1194(P5)与R1203(P5)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1 %; R1194(P5)与R1194(P10)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R1203(P5)与R1203(P10)仅2个氨基酸不同。
25 无菌试验和外源因子检查 符合现行版《中国典》的要求。
26 毒种免疫源性测定 R1194(P5),R1203(P5)2毒株,各制成15μgHA/05ml, 免疫家兔4只,2针(隔14d),首针后28d,测得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均 ≥ 1∶40。
27 显微镜观察 R1194(P5),R1203(P5)2毒株的尿囊培养液,经浓缩、纯化的电镜照片均可看见完整的病毒颗粒。
28 毒种库的建立 根据现行版《中国药典》三部通则中 “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规程”〔4〕的要求,将R1194和R1203毒种建立了三级种子库;即原代、主代和工作代。(1)原代:引进的毒种P2作为原代。(2)主代:原代在胚蛋中传2代P4作为主代。(3)工作代: 主代在胚蛋中传1代P5作为工作代。
3 讨论
据报道,禽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8〕,基本解决禽类的问题,已规模生产。但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据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 IFPMA )2006年5月的〔9〕,全球H5N1禽流感疫苗人体观察的地区有法、美、英、德、日、澳、俄、比利时、(中国未列入)等,并取得较大的进展〔10-13〕。所用的毒种有NIBRG-14, NIBRG-4,VI1203,US-NIAID, A/HK/492/1997等,其中也包括本研究的2株。一旦H5N1禽流感病毒获得由人传人的能力,此疫苗的需求量必然极大,目前国际上任何一家流感疫苗生产厂都不可能满足供应,因而凡生产普通流感疫苗的厂家,必须做好生产禽流感疫苗的技术贮备,以供急需〔14〕。本文引进的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经序列测定表明,均已去除毒性基因,即血凝素基因中表达R-R-R-K-K-R的氨基酸序列,事实上,仅去除有毒基因的H5N1毒株尚不能用于疫苗生产,还必须适应在胚蛋中增殖的能力,才能用于制造疫苗,故还需将去除毒性基因的毒株通过反向遗传技术,将减毒株的HA和NA基因及胚蛋适应株A/PR/8的其他6个基因和它的4个复制酶基因分别克隆到质粒上,共同转染Vero细胞,获得遗传重配的病毒株。研究表明,经过减毒的重配株R1194和R1103均能在胚蛋中大量增殖。经对2种减毒株检定时发现,在血凝仰制试验中,普通流感病毒A1,A3,B型与H5N1禽流感病毒之间均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滴度大都在≥1∶40,这不能表示普通流感病毒和H5N1病毒的抗体,具有相互保护的能力,从单扩试验表明,它们之间没有交叉;经中和试验也证明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中和的能力。因而判断禽流感疫苗的质量,不能仅靠血凝抑制试验的结果来决定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更重要的是观察中和抗体的产生和它的效价。
参考文献
〔1〕 Cumulative number of confirmed human cases of avian influenza A/(H5N1) reported to WHO 13 November 2006[EB/OL].http://www.WHO.int/csr/disease/avia_influenze/country/cases_table_2006-10-16/en/indx.html.
〔2〕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大流行流感必须知道的10件事(2005-10-14)[R/EB].http://www.WHO.int/csr/disease/influenze/pandemic10things/zh/print.html.
〔3〕 WHO.大流行流感疫苗法规指南[EB/OL].http//www.nicpbp.org.cn/SHW/nicpbp.nsf/svdocs/562711c41db727ee482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M].《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3.
〔5〕 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库(NCBI GenBank)[EB].登录号:AY651333.
〔6〕 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库(NCBI GenBank)[EB].登录号:AY818135.
〔7〕 黄庾明,辛朝安.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兽医科技,2001,26(2):3-5.
〔8〕 霍惠玲,王增利,高丰,等.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进展,2005,26(5):25-27.
〔9〕 R&D for avian/pandemic influenza vaccines by IFPMA influenza vaccine supply 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IVS ITF) members[EB].(Updated 1 May 2006).IFPMA (WWW.ifpma.org).
〔10〕 John J, Treanor M D,James D,et al.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subvirion influenza A (H5N1) vaccine[J].N Engl J Med,2006,354(13):1343-1351.
〔11〕 Bresson JL,Perronne C,Launay O,et al.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split-virion ifluenza A/Vietnam/1194/2004 (H5N1) vaccine:phase I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6,367(9523):1657-1664.
〔12〕 英国葛兰素史克流感疫苗临床试验成功[EB/OL].http://info.pharmacy.hc360.com/2006/04/07101739167.shtml.
〔13〕 Lin J,Zhang j,Dong x,et al.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adjuvanted whole-virion influenza A (H5N1) vaccine: a phase I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6,368(9540):991-997.
〔14〕 郭元吉.禽流感的十大热点问题[J].科学,2006:(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