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茵陈与牛至挥发油的化学

2013-10-02 01:14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茵陈与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目的分析茵陈和牛至中挥发油成

 【摘要】  目的分析茵陈和牛至中挥发油成分,并比较其异同。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挥发油测定法]中的规定,提取茵陈和牛至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检测。 结果 茵陈和牛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双环倍半萜类成分。该两类成分在茵陈挥发油中质量分数分别为31.31%、68.69%;在牛至挥发油中质量分数分别为69.31%、20.25%。其中单萜类成分中两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7.89%、44.46%;双环倍半萜类成分中两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别为21.07%、14.0%。结论 茵陈和牛至的挥发油中含有一些相同成分,但含量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茵陈;牛至;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单萜类成分;双环倍半萜类成分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in volatile oil from 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and Origanum vulgare L..Methods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ppendix and analyzed by GC-MS.Results Most of the compound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wo herbs were monoterpenoids and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respectively 31.31% and 68.69% in 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69.31% and 20.25% in Origanum vulgare L..The contents of mutual monoterpenoids were 17.89%,44.46%,and the contents of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 in common were 21.07%,14.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Some main compounds exist in the volatile oil of both Herba A.Capillariae and Origanum vulgare L.,which varied in quantitis.

  Key words: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Origanum vulgare L.; volatile oil; GC-MS; monoterpenoids; bicyclic sesquiterpenoids

  茵陈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ae 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常用中药收载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1]。牛至又名土茵陈,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是民间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化湿功效,主治中暑、感冒、急性肠炎等,尤其是对痢疾、肠炎引起的腹泻具有较好疗效[2]。牛至与茵陈均含有挥发油,而挥发油类化合物多具有祛痰、止咳、促进发汗、抗菌、开窍、扩张血管和抗癌等生物活性[3]。据研究报道,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能抑制或杀灭引起皮肤病的某些真菌,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4];牛至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对31种常见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有萄球的抑菌作用最强[5]。虽然挥发油成分在茵陈与牛至中均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但关于茵陈中挥发油的利用未见进一步研究报道,近年来对牛至的应用也多见于动物药,人类用药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故本试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者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为其挥发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1仪器与试药

  6890N/GC-5973/MS气质联用仪(Agilent公司);茵陈、牛至药材均购自广州市药材公司(批号:20081209、20090316),经广东药学院朱盛山教授鉴定分别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和唇形科牛至属植物Origanum vulgare L.的全草;实验试剂均为化学纯。

  2方法与结果

  2.1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P-5色谱柱(5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He(99.999%);总流量为20.4 mL·min-1;分流比为1∶20.4;流量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 μL。升温程序:初温60 ℃以0.8 ℃·min-1升至80 ℃,再以1.2 ℃·min-1升至150 ℃。

  2.2质谱条件

  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为70 eV;传输线温度为200 ℃;离子源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为150 ℃;质量扫描范围33~900 m/z。检索谱库为NIST02.L.。

  2.3供试液的制备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核中橙皮苷的含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