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肩-手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现代医学对此疗法有限,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则疗效独特。该文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中医药 治疗进展
肩-手综合征( 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在12% ~74.1%[1]。根据临床表现,RSD可分3期: 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 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Ⅲ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2]。RSD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X线上有广泛的骨腐蚀,手功能丧失[3]。中医药在治疗SHS方面疗效独特,但是单用一种疗法起效慢,收效低,一般治疗本病是以一种疗法为主,其他疗法与之相结合。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SHS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治疗
1.1 中药外用
蔡超群[4]报道将烫疗药(由川断、宽筋藤、独活等组成,用纱布包装成小袋,每包150 g)对患者进行患侧穴位烫疗,取患肢肩贞、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及阿是穴等,每穴治疗时间30 min,有效率为92.5%。余恒旺等[5] 治疗SHS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散(药物组成为生川乌、生草乌、胆南星、生半夏、麻黄、红花各10 g,桑枝、川芎、伸筋草、透骨草各20 g,宽筋草、松节各30 g。制成散剂),50 g/次,用风湿跌打酒调匀装入布袋中,煮沸,热敷患处,2次/d。对照组采用冷水交替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共进行4周,治疗组总疗效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疗效70.83%(P<0.05)。吴海科等[6]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将舒筋洗药颗粒(由透骨草、威灵仙、苏木、钩藤、田基黄各15g组成)水溶后浸洗患肢。对照组用冷水交替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史利军[7] 报道采用整体熏蒸疗法治疗SHS。治疗组将中药熏蒸药袋(药物以桂枝汤加味,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乳香、没药、川芎、甘草为主方。气虚加党参、黄芪、鸡血藤、三棱、莪术;局部畏寒加防风、羌活、当归;局部肿胀加细辛、地龙、延胡索;手指拘挛加木瓜、葛根、延胡索、制何首乌) 置于熏蒸治疗仪内治疗患者。先熏蒸督脉30 min,后熏蒸患肢30 min,1 次/d。同时将上述药物研粉,加入氮酮、甘油制成膏剂贴敷于肩髃、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1 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刺选穴与药物贴敷穴位相同,1 次/d。两组均于治疗2 疗程(14 d 为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总疗效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