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目的 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疗效。 方法 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进行减压,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31例。采用JOA评分评判神经功能。 结果 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随访8~48月(19.4±8.1月),神经功能由术前10.4±1.8(6~14分)提高到术后的14.4±1.6(8~16分)(t检验P<0.01)。术后X线片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植骨块融合时间4~12月(9.1±1.7月),未发现钢板螺钉、椎间融合器断裂、脱落与植骨不融合等。 结论 采用该术式的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减压彻底、重建的颈椎稳定性好。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移位; 骨板; 内固定器
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3节段或者>3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临床症状。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存在一定争议[1]。本科自2000年6月-2007年10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进行减压,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1例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52.4±8.1)岁(40~69岁)。3节段突出26例,4节段突出5例。突出节段分布:C3~C6 15 例,C4~C7 11 例,C3~C7 5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无力与头晕,双手握力不降,双下肢活动不灵活,有踩棉感。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活跃或者亢进,霍芙曼氏征与巴彬斯基征阳性。其中3例存在不同程度大小便障碍。所有病例X线平片提示颈椎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改变与骨质增生,2例存在颈椎后纵韧带钙化。MR检查提示病变节段椎间盘信号改变,并且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使受压硬膜囊变形,其中8例可见受压颈髓局部出现信号改变,16例出现黄韧带皱叠压迫硬膜囊后缘。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