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针刺量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影(2)
2014-09-02 01:01
导读:14治疗方法 141穴位选择穴位选取督脉经穴“百会”、“大椎”,其定位参照大鼠的常用针灸穴位[7]:“百会”穴位于顶骨正中;“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
14治疗方法
141穴位选择穴位选取督脉经穴“百会”、“大椎”,其定位参照大鼠的常用针灸穴位[7]:“百会”穴位于顶骨正中;“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间,背部正中。
142刺法治疗1组大鼠以30号1寸毫针斜刺入百会05寸,直刺入大椎05寸,将针柄分别连接至电针仪上,5~10Hz,疏密波,强度以大鼠安静耐受为度,一般3~5V,时间30min,每天1次,均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治疗2组于每天下午3时左右再治疗1次,参数同前,均连续治疗2周。而假手术组和缺血模型组大鼠只在同等条件下饲养,未予任何处理。
1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NS)待大鼠苏醒后(术后3h)及2周后分别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温和地提起动物尾巴,悬于地面上方1m高处;置于地面,轻轻侧推其肩胛部,参照Bederson等[8]的评分方法行神经检查等级评分,评估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大鼠的神经损伤状况,3h时段缺血模型组与治疗组评分1分以下者剔除,不作为观察对象。评分标准:0分为向地面伸展两前肢,未见行为异常;1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持续地屈曲;2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屈曲,脑损伤对侧肩内收但无扭转,侧推抵抗力弱;3分为脑损伤对侧前肢屈曲,脑损伤对侧肩内收有扭转,侧推无抵抗力。
16麻醉、固定和手术造模14d后,大鼠以100g/L乌拉坦溶液(18g/kg腹腔注射)麻醉,药量不够可酌情补加10%。将麻醉后的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固定耳杆和上门齿,调整动物向上倾约18°~22°,此角度每次实验都需要重新测定,以确保电极是垂直插入。在缺血同侧用剪刀小心剪开皮肤,暴露头骨,在电极要插入部分标记并打孔,孔径25mm×25mm,分别去除碎骨片、硬脑膜和软脑膜,暴露皮层,并滴入生理盐水和石蜡油(以使皮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湿润)。体温维持仪测定动物体温,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体温在(37±1)℃,心电经前放大器放大后,在示波器上显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7刺激和记录刺激电极为双极电极,用两根彼此接近但又相互绝缘(尖端除外,尖端直径约100μm)的钢丝构成,尖端相距约03mm,插入位点在海马穿通纤维角状束,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