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医药文化误译例析论文

2014-11-01 01:23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中医药文化误译例析论文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引

  一、引言
  
  中医药学本来是写给中国人看的,现在要翻译成英语,让外国人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用孔慧怡(1998:31、32)先生关于翻译小说的几点假设,就中医药英译的跨文化交际做出一些概括的假设:中医药翻译是为了不懂中医药原文的人而做的工作;既然译作读者不认识源语,我们也假设译作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或接触也是很有限的。译作是否接受或者是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入语文化当时的流行规范,而这些流行规范,很可能与源语文化的规范有相当大的差异。无论是中医药诊疗技术的传译,还是中医保健和中成药品的翻译,译出的作品都要面对一定的读者。即便是在同一译入语文化背景中,由于中医药学和中医药品的翻译受众不尽相同,翻译所遵循的译入语文化规范也就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译者采用不同的策略,顺应不同的译入语文化语境。
  
  二、译品必须以接受者的行为习俗和文化心理为依归
  
  因为所有的中医药及其产品都是在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为满足汉语言文化习俗的读者或使用者的需求而创作和生产的民族文化产物,而中医药英译品的潜在读者或接受者却是完全不懂中文,不了解汉语言文化的异域民族文化群体,对汉语言文化产物的接受完全依赖。其母语或译入语主体文化的经验和习惯为参照。因此,中医药英译产品就必须是英语国家主体文化的产物。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在英语译入语国家主体文化背景中寻求和建立可能的接受点。即读者或使用者的文化心理和语言表达习惯。所以,中医药英译产品就必须以译入语国家主体文化的接受者的行为习俗和文化心理为依归。下面就以(李照国,1993:1)77

    上一篇: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