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Traits of Superior pork quality and its measurement methods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优质猪肉的指标及其选择依据。介绍了各指标的度量方法与操作程序。作者建议选择肉色、pH值和保水力三项指标,是因为这三项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区分生理正常肉与异常肉(PSE肉)的指标,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是标志中国地方猪种肉质特性的指标。使我们评定肉质的方法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猪肉色、香、味、品质的要求。文中所推荐的测定方法,以准确、方便、经济、实用为原则,尽量做到操作规范化。
关键词 猪 肉质性状 测定方法
1 前 言
中国加入WTO后,养猪业与其他农业部门一样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找出最佳应对措施,使挑战转化为机遇,促使养猪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任务。
中国养猪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生猪存栏数与猪肉产量上均居世界首位。国内猪肉市场供需平衡而略有剩余。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猪肉的出口量仅占很小份额,出口地局限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的局面依然故我,这与我们养猪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生产优质猪肉,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于用哪些指标来表征肌肉的品质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养猪生产者、肉类加工企业、贮存运输和销售商等不同产业部门,都从本行业的经济利益出发提出表征肉质的指标,而最终消费者又有自己的标准。国外,从上世纪40年代年起逐渐发展形成的肉类科学(Meat Science)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见解(Lawrie, R. A., 1974; Forrest, J. C. et al., 1978; Wilson, N. R. P. et al., 1981; Roman J. R. et al., 1985)。陈润生在《关于改善猪肉品质研究的进展》(1981)、《猪肉品质研究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1983)和《关于建立和发展我国肉类科学的建议》(1987)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广泛的综述。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国内对于肉质的系统研究,始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