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药剂学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而实验教学在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径。在我看来,药剂学实验课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在实践中应用药剂学知识,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还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激发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加深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药剂学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是一个系统复习。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等特点,导致药剂学教学效果不佳。如果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成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使学生对药剂学的内容有清晰的思路,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非常容易掌握各种剂型的学习内容。在实验课上,同学们按工艺流程制备各种剂型,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以剂型为主线对理论知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整合,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学习药剂学不再是死读硬记。例如,注射剂与片剂这些大的剂型,工艺比较复杂,辅料很多,学生靠死记硬背很难掌握。如果能够亲自做一次试验,或者看一些相关的视频材料,按照制备的工艺流程和原理来理解,掌握上就容易了很多。
第二、药剂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些理论上的内容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即使学生能够听明白,但是没有直观的印象,很快就会忘记。只有在他亲自操作,并且有了强烈的对比的情况下,才能记忆深刻。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加入了1%的碘化钾,碘在水中的浓度可达1:20,碘化钾主要起助溶的作用,对碘化钾溶液的浓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碘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中,要求先配制碘化钾的浓溶液,再加入碘溶解,如果碘化钾溶液的浓度偏低,就会造成碘的溶解不完全。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个别组,因为粗心或者对加入水量的掌控不好,造成碘溶解的不完全。这就与碘化钾溶液浓度达到要求,碘溶解完全的组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同学们对碘化钾的助溶作用及浓度要求有了直观的印象,更有利于掌握这部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