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
2014-12-26 01:09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摘要: 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前进行较准确的浸润程度判断,对于手术范围的选择
摘要: 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前进行较准确的浸润程度判断,对于手术范围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U)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综合相关研究资料,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肿瘤浸润
子宫内膜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多数发生于绝经年龄妇女,成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因其他原因检查时偶然发现,故大多数患者诊断时为Ⅰ期。子宫内膜癌1988年FIGO分期是手术病理分期,手术范围包括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再根据诊断性刮宫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和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选择性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因此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淋巴结的切除形式和范围有决定性作用,深肌层浸润意味着手术范围扩大,术后需要辅助治疗,预后不良[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肉眼观察判断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本文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方法及标准相关研究作以总结。
子宫内膜癌声像图表现随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范围、转移情况的不同而差异较大。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其诊断具有一定困难,由于疾病早期图像无明显特异性,往往不易做出明确诊断。阴道超声探头可贴近子宫检查,不受体形肥胖、肠腔气体、膀胱多重反射等因素的干扰,图像分辨力好,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以及邻近周围器官各部位的结构变化。从而利于发现早期内膜病灶,对诊断肌层浸润程度和判断临床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大价值。9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就有报道应用阴道超声技术鉴别宫腔内良恶性病变[3]。Ruangvutilert 等[4]的研究表明,经阴道超声对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4%、70.6%、70.3%、53.2%、82.8%。因此,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经阴道超声检查更为重要和有效,结合诊刮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常用可靠手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超声表现为:早期病灶细小,仅表现为内膜少许增厚,回声均匀。随病情的发展,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Granberg[5]报道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为(17.7±5.8)mm,而正常绝经期后妇女仅为(3.2±0.7)mm。当子宫内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