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预防控制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
关键词: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分析 对策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抵抗力明显下降,加之侵入性操作多,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现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319例医院感染39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该人群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以探讨控制该类病人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1 一般资料
对我科2008年9月—2009年12月共31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观察,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12.2%,其中男208例,女111例;年龄1.1-68岁,平均39岁;受伤原因:车祸185例,高处坠落伤68例,打架斗殴37例,砸伤12例,爆炸伤10例,其他7例;手术治疗88例,非手术治疗231例;治愈121例,好转175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3例。
2 原因分析
2.1 感染人群 颅脑损伤病人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颅脑损伤合并医院感染,其病死率也增高,不仅增加医疗所需费用和医护工作量,而且影响病人预后。
2.2 感染部位 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意识障碍,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等反射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极易造成下呼吸道阻塞或误吸;长时间卧床也不利于排痰;加之气管内吸痰造成气管内膜损伤,这些均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3 病情及侵入性操作 颅脑损伤越重,医院感染率越高。下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与这些部位的侵入性操作的相关性十分明显。院内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有直接关系,长期留置尿管者尿路感染率为63.49%[1]。
2.4 居住环境 ICU的建立对提高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医院感染问题。这主要与ICU内病原菌聚集,且大多为耐药菌株的特殊环境[2]、收治对象是危重病人和经常采用的特殊诊疗操作的病人。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5 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为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对人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消极影响,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破坏了体内的正常菌群,特别是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敏感细菌受到抑制,耐药细菌和真菌乘机大量繁殖,是导致肠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3 护理对策
3.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颅脑损伤病人执行医疗护理措施时,医护人员要认真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特别是手卫生消毒,彻底阻断用手操作传播病原菌的途径。治疗护理中应尽量避免和减少侵入性操作,进行各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前严格洗手,必要时带手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各种留置管道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早日拔除,缩短插管时间。杜绝因环境、侵入性操作等诱发的感染。
3.2 加强病房管理 医院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予隔离。对于危重病人,尽量分散安排床位或住单间。做好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培养。严格探视陪护制度,防止来自社会的各种疾病传播到病室,从而降低微生物污染,提高病室内外环境的质量。
3.3 注意保暖,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在术前抢救、运输及术后护理中应重视保暖,室温较低时提高环境温度。早期遵医嘱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中后期,若肠鸣音恢复正常,可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鼻饲前应彻底吸痰,鼻饲后尽量不吸痰,以防食物返流。
3.4 重视基础护理 对于意识障碍或咳痰无力者,给予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协助排痰。掌握吸痰时机: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适时吸痰,减少吸痰次数,从而减少对患者的机械刺激。当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窘迫,听诊闻及痰鸣音,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再行吸痰。因肺部感染的危险性随吸痰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要频繁吸引,要作到适时吸痰。排痰后予漱口液漱口,减少病原菌微生物在口咽部残留的数量。鼻饲病人鼻饲完毕后抬高床头,防止食物返流。对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鼓励其适当活动。注意加强营养,增强病人体质,以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