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知假买假现象谈和谐消费观的构建(2)
2014-04-08 01:47
导读:三、知假买假是一种不和谐的消费观 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是一种不和谐的消费观,为什么说其是不和谐的消费观呢? 1.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损害
三、知假买假是一种不和谐的消费观
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是一种不和谐的消费观,为什么说其是不和谐的消费观呢?
1.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损害了我国的权威性,不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现实生活中,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在生活消费中,常出现在知名商品、影视剧光盘、软件的买卖中。知假买假的原因主要是“假”货的“价廉”,正是因为“价廉”,所以才有,才有知假买假现象的发生。但是,这种知假买假行为严重侵害商标权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的正当合法权利,是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干扰了主义市场的正常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做为合格的公民,应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利益,强化法律意识,拒绝假货。目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侵权背后有着庞大的消费人群。知假买假降低了法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十分不利,而且,这种行为还会增强人的侥幸,会使人在其他领域铤而走险,为了一己私利而以身试法。另外,在生产消费领域也存在知假买假的现象,主要是指一些个别企业为了获取不义之财,购进劣质或不合格的原料来生产产品,导致一些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例如假烟、假酒、假农、假种子、有害气体超标的装饰、不卫生的食品饮料等等。对于这种行为,更要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还社会以和谐。
2.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污染了社会风气,不利于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新型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道德建设,其中消费领域的道德建设不容忽视。消费领域的道德建设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知假买假来说,知假买假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不利的,其一,不利于诚信道德的养成。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行为,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的未来。知假买假是不讲诚信的行为,也会助长制假、售假者的气焰,恶化经营;其二,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知假买假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不利于社会正义的弘扬。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误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们鼓励正当的、合法的竞争而反对不正当的、违法的竞争,正当的、合法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知假买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知假买假直接损害了正当经营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仅给其造成利益上的损失,也会影响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必将损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4.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误导青少年,不利于我国的人才的培养。当前,一些青少年看着盗版的光盘,用着侵权的软件,穿者仿冒的名牌运动服,却没有丝毫的不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也许他们还不清楚法律的规定,还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将会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5.以消费为目的的知假买假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不利于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知假买假是一种违法的消费行为,其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知假买假往往涉及国与国的关系,涉及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违法的生产者、经营者的管理打击力度,净化我国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消费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使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增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面前,我国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为塑造执法严明、监管到位、服务周到的政府的新形象而努力奋斗。
中国大学排名 总之,和谐的消费观能够人们合理、合法、健康的消费,和谐消费有利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必将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龙翠红陈赤平:消费理念的重构与和谐消费观的树立.消费经济,2006.5
[3]饶世权:论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制论丛,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