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如何通过网络营销战略提高顾客忠诚度(2)

2014-04-09 01:18
导读:五、利用网络体验培育顾客忠诚 体验营销的核念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忠诚为最终目的。即企业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出发,通过创造需求并满


  五、利用网络体验培育顾客忠诚
  体验营销的核念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忠诚为最终目的。即企业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出发,通过创造需求并满足需求,增强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按消费者所接受的方式,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来进行各方面的沟通。
  现在的顾客购买产品和服务己经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消费需求,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层次的享受。顾客的体验包括感觉感官、情感、联想,以及行为等诸多方面,这种体验一般都是在实际的场景中获得,如何把由顾客充分参与的体验移植到网上,产生良好的网络体验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给顾客提供特别的体验,提高顾客的参与程度对顾客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1.在网上建立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虚拟,组织顾客参与企业活动。企业需要在网络上提供一种相似的环境,使顾客对产品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实物和个性化的印象。为了让顾客愉快和忠诚,企业需要丰富产品的目录、产品介绍,以及其他顾客使用产品的亲身感受,要在网络上营造一种生活和氛围,一个精神世界,这样可以帮助顾客找出潜在的心理需求,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有了愉快的网上购物经历,顾客会把企业当成身边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保持对企业的忠诚。
  2.让顾客在网上车间体验制作或选购产品和服务的乐趣,制作或选择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3.企业的优质服务能让顾客愉快。好的服务应是主动的服务,而不是被动的假设一切安排妥当。给顾客自始至终都拥有美好的消费体验,为了确保顾客拥有满意的消费体验,企业可以提供简便的在线自助服务,使顾客得以自行解决可能的问题。提供充分的供顾客参考的信息与工具,用以便捷的完成购买过程。此外,为了更好地培育顾客的忠诚度,很多网站在在线交易确认后都会通过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和顾客进行联系和沟通,或者是通过正式的邮件告知顾客订单处理情况,以此保持顾客在等待过程中的愉快心情。网络的速度决定了网站的登陆时间,也就决定了消费者获得服务的时间。这实际上相当于传统零售商的销售网点和消费者距离的远近,我们都知道这是传统零售商赢得顾客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做好顾客需求,提供给顾客想要的内容,而不是公司想让顾客看到的内容。企业要定期维护和更新网页内容,只有定期更新内容才能吸引顾客持续浏览,至于旧内容,可视需求整理成资料库,提供给使用者参考咨询。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六、利用电子邮件营销增强顾客忠诚度
  在征求顾客同意的前提下,利用电子邮件进行顾客的售后服务,建立和增强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提高所带来的重复购买行为,不仅为企业的利润率上升和服务下降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顾客的寻购风险。
  
  参考文献:
  [1]宋伟:基于顾客导向的在线零售企业网站建设[J]. 企业,2005(9):73
  [2]Hart C..Saunders Power and Trust Critical Factors in the Adoptions and Use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J]. Organizational Science, 1997,8(1):23-42
  [3]Ravald, Gronroos. The Valu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6,31(2):19-33
  [4]刘宸勋:企业如何在中培育顾客忠诚度[J].经济,2004(1): 77-80
  [5]钟财邦左仁淑:试论体验营销模型[J].经济管理,2003(15):82-85
  [6]杨阿滨: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加快B2C电子商务的发展[J].佳木斯大学科学学报,2005,23(5):31-32
上一篇:论营销观念的回顾与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